返回首页

金属制粒机(金属制粒机制粒不圆)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9 07:03   点击:281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金属制粒机制粒不圆

1、注意调节压辊和环模的间隙。

2、开机给料要由少到多匀速加料。

3、制粒时蒸汽压力一定要稳定,压力高低是次要的。

4、加强制粒工的技能培训。

2. 微粒制粒的特点

二者区别如下:

1、包被VC特点:强稳定性、耐高温、高湿、高压、高热、在蒸煮、膨化制粒时本品含量仍然十分稳定。

生物利用率高,动物采食后,通过动物体内的磷酸酯作用VC100%释放,从而能充分被动物吸收。

2、不包被VC则不具备上述特点,所以不易保存。另外:

(1)在干燥空气中比较稳定,能被空气和光线氧化,其水溶液不稳定,很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尤其是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很快被氧化。

遇光、 热、铁和铜等金属离子均会加速氧化。能形成稳定的金属盐。

贮存日久色变深,成不同程度的浅黄色。

(2)遇空气和加热都易引起变质,在碱性溶液中易于氧化而失效。

在空气条件下。在水溶液中迅速变质,是强还原剂。 【维生素C】英语:Vitamin C,又称L-抗坏血酸,是高等灵长类动物与其他少数生物的必需营养素。抗坏血酸在大多的生物体可借由新陈代谢制造出来,但是人类是最显著的例外。最广为人知的是缺乏维生素C会造成坏血病。

在生物体内,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保护身体免于自由基的威胁,维生素C同时也是一种辅酶。

其广泛的食物来源为各类新鲜蔬果。

3. 制粒的机制

功能性低聚糖亦称功能性寡糖,是指由 2 ~ 10 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直链或支链的低度聚合糖,具有不为动物内源酶降解、不被吸收、甜度低、稳定性高等特点,能承受饲料制粒高温处理而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不被破坏。

饲料中应用功能性低聚糖能促进动物体内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增殖,阻断和抑制大肠杆菌等有害菌定植和繁殖 ; 提高动物肠道内源消化酶活性及短链脂肪酸含量,减少有害代谢物产生,保障动物肠道健康和功能正常,防止腹泻和便秘 ; 能保护动物肝脏 ; 具有抗氧化损伤、抗应激、抗感染和增强动物免疫力等功能 ; 可调节脂类代谢,降低胆固醇和血脂 ; 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动物生产性能 ; 降低粪便中 NH3等有害气体的产生 ; 改善动物产品品质。

我国农业部批准可在饲料中使用的功能性低聚糖有: 低聚木糖 ( 木寡糖 )、低聚壳聚糖、半乳甘露寡糖、果寡糖、甘露寡糖、壳寡糖等。由于来源及加工方法不同,功能性低聚糖的结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差异较大,不同低聚糖在饲料中的添加量相差数百倍。

影响低聚糖在饲料中作用效果的因素主要有 : 种类、添加量、纯度、分子大小 ( 聚合度 )、动物品种和生长阶段、日粮类型及营养水平、饲养环境、应激、动物健康状况等。低聚糖过量添加会引起动物后肠过度发酵, 发生轻微腹泻, 影响养分吸收利用,从而降低动物生产性能。平均分子量较低的低聚糖可能因其含有较多的小分子低聚糖,具有更强的生物活性,但也应注意可能含有较多的单糖而影响生物活性。采用分离纯化后的高纯度低聚糖进行饲料应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将获得更为准确的结果,亦可提高其应用效果。

功能性低聚糖可通过阻断病原菌黏附、定植或直接抑菌和杀菌发挥作用,是饲料添加剂中最具前景的抗生素替代品之一。病原菌受体主要为三、四或五个单糖组成,针对病原微生物受体结构开发可降低其黏附力及毒力,且无抗原性的低聚糖产品尤为重要 ; 阐明功能性低聚糖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及对动物免疫功能的调节机理可更合理地在饲料中应用 ; 低聚糖与益生菌等进行组装将能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使其应用效果更为显著 ; 研究替代抗生素可行性及其科学应用方案是今后的重点,对减少抗生素应用和促进健康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4. 制粒的目的及制粒的机制

片剂制备过程中制颗粒的目的是便于干燥、增加药物粒子的流动性、加速崩解。

颗粒含水量太少,过分干燥的颗粒具有较大的弹性、含有结晶水的药物在颗粒干燥过程中失去较多的结晶水,使颗粒松脆,容易松裂片。故在制粒时,按不同品种应控制颗粒的含水量。

5. 制粒中存在的问题

颗粒机研磨的时候出现颗粒小和粉末应该是转轮造粒系统出现了问题。其一是物料中含有杂质,在制粒室中对转轮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其二是轴承出现了问题,导致制粒系统无法正常工作,解决办法只有更换新的轴承部件了。拆开颗粒机的外壳,查看里面的部件是否有异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