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杀青茶叶滚筒机(茶叶杀青机自动上料机)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6 20:38   点击:25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茶叶杀青机自动上料机

“杀青”是古代造纸制竹简以及制茶工艺的一道工序。

1、古代造纸制竹简工序之一

杀青是古代造纸方法得其中一道工序,据《天工开物·杀青》记载如下:

凡造竹纸,事出南方,而闽省独专其盛。当笋生之后,看视山窝深浅,其竹以将生枝叶者为上料。节届芒种,则登山砍伐。截断五七尺长,就于本山开塘一口,注水其中漂浸。

恐塘水有涸时,则用竹枧①通引,不断瀑流注入。浸至百日之外,加功槌洗,洗去粗壳与青皮(是名杀青)。其中竹穰(ráng)形同苎麻样,用上好石灰化汁涂浆,入楻(huáng)桶②下煮,火以八日八夜为率。

白话翻译:

竹纸是南方制造的,其中以福建省为最多。当竹笋生出以后,到山窝里观察竹林长势,将要生枝叶的嫩竹是造纸的上等材料。每年到芒种节令,便可上山砍竹。把嫩竹截成五到七尺一段,就地开一口山塘,灌水漂浸。

为了避免塘水干涸,用竹制导管引水滚滚流入。浸到一百天开外,把竹子取出再用木棒敲打,最后洗掉粗壳与青皮(这一步骤就叫做“杀青”)。这时候的竹穰就像苎麻一样,再用优质石灰调成乳液拌和,放入楻桶里煮上八天八夜。

2、古代制茶工序之一

杀青,是绿茶、黄茶、黑茶、乌龙茶、普洱茶、部分红茶等的初制工序之一。主要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

杀青一般掌握“高温杀青、先高后低;老叶嫩杀、嫩叶老杀;抛闷结合、多抛少闷”等原则。普洱茶杀青是为了减缓其发酵速度并增加其柔软度以利揉捻,以及去除青味,滇青茶杀青温度依鲜叶实际情形来判断温度与时间,通常锅内壁温度180度左右,锅外温度较高,而其他茶类杀青目的在于利用高温停止酵类酶继续作用。

扩展资料

古代杀青造纸技术起源于先秦,人们在竹简上写字,但是竹简表面是油质的,不容易刻字,而且容易被虫蛀,所以就想出一个办法,就是把竹简放到火上烤,这道工序就叫“杀青”或“汗青”。

后来到了秦代,人们用毛笔在竹青上写字,就免了刀刻这道工序,所以定稿的时候只需要削掉竹青,在竹白上写字就行了这一道手续也叫“杀青”。杀青就意味着定稿。

现在人们也常用杀青指一部电影拍摄完成,比如:“一路转战甘肃、北京,艰苦拍摄了两个多月的《天下无贼》,昨天傍晚终于杀青”。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2. 茶叶加工设备全套杀青机

一次能炒90-150斤左右

炒茶机是指将原料鲜茶叶按照不同的方法,和工序加工成各类成品茶的机械设备。包括杀青机、萎凋设备、揉捻机、解块机和筛分装置、发酵设备(发酸室或发酵车)、干燥机等。

3. 全自动茶叶杀青机

第一名:进强

进强茶机公司专业生产:茶叶揉捻机,茶叶杀青机,茶叶理条机,,茶叶提升机,生产线等、欢迎垂询。

公司致力于茶叶流水线研制、开发、生产、茶叶加工设备,在吸收了国内外先进的茶叶加工技术前提下,并结合我国国情,开发成功的各种茶叶加工设备广泛应用于绿茶、红茶、白茶、乌龙,黑茶,扁茶等各种茶叶的加工,并拥有茶叶加工自动流水生产线,公司以其先进的技术、合理的工艺、优越的性能和完善的服务深受茶农青睐。 进强崇尚科学,推行年轻化组织,使得公司朝气蓬勃,并始终把握先进技术的脉搏,引导先进设备的方向,从开发、研制、生产到售后服务,无不体现科技的精髓,诚信的品质,用务实的态度,全程解决客户疑虑。

沐浴着科技的阳光,站在历史新起点上,伟大的事业,宏伟的目标,将凝聚起所有进强人: 互相尊重,忠于进强事业; 精诚服务,凝聚顾客身上; 拼搏创新,集成进强品牌; 科学管理,提高企业效益; 精益求精,实现市场双赢。 进强茶机,您永远的合作伙伴,茶叶加工永远的启明星!

4. 大型茶叶滚筒杀青机

您好 电磁滚筒杀青机区别于以往传统的烧柴、烧煤、燃气式、电热式滚筒杀青机,采用先进的电磁技术,能量转换效率高、无效能量损失较小,无烟气,无有毒气体排放,大幅度降低车间空气温度,改善车间工作环境;同时因采用远红外测温技术,对温度反应敏感、迅速,能有效的设定、监测、调节温节,满足不同品种、季节、鲜度鲜叶的杀青需求,提高杀青品质。

操作时只需通过电控柜进行全程调控,方便简单。希望能帮到您

5. 茶叶杀青烘干机设备

炒青是制茶工序的第三步,下面介绍一下制茶的顺序和方法。

采摘

采摘是用食指与姆指挟住叶间幼梗的中部,藉两指的弹力将茶叶摘断,采摘时间以中午十二时至下午三时前较佳,不同的茶采摘部位也不同,有的采一个顶芽和芽旁的第一片叶子叫一心一叶,有的多采一叶叫一心二叶,也有一心三叶。则另有单人式、双人式采茶机,可利用机械采茶,既省力且快速。

日光萎凋

采摘下来之茶菁须于日光下摊晒,或利用热风使茶菁水分适度蒸散,减少细胞水分含量,降低其活性并除去细胞膜之半透性,而细胞中各化学成分亦得以藉酵素氧化作用引起发酵作用的进行,搅拌后摊平于笳苈上。

炒青

茶青萎凋至适当程度即以高温炒青破坏叶中酵素活性停止发酵的继续进行,并可除去鲜叶中的臭青味,而鲜叶亦因水分的蒸散而便于揉捻。

揉捻

将炒青后之茶叶置入揉捻机内,使其滚动并形成卷曲状,由于受到揉压,因此遂有部分汁液被挤出而粘附于表面,如此在冲泡时便可很容易地溶解于茶汤之中。不同的茶其揉捻程度也不一样。

团揉

团揉是以布巾包裹茶叶使其成为一圆球状,再以手工或布球揉捻机来回搓压,并不时将茶叶摊开打散以散热,团揉过后的茶叶茶身将更为紧结而形成半球形或球形茶。

渥堆

一般茶青制作到揉捻已算告一段落,剩下的只是干燥,但「后发酵茶」在杀青、揉捻后有一堆放的过程称为「渥堆」,也就是将揉捻过的茶青堆积存放,由于茶青水分颇高,堆放后会发热,且引发了微生物的生长,就因为热度与微生物关系,使茶青产生了另一种的发酵,茶质被「降解」而变得醇和,颜色被氧化而变得深红,这就是所谓的「普洱茶」。

干燥

干燥是利用干燥机以热风烘干揉捻后之茶叶,使其含水量低于百分之四,利于贮藏运销,通常为了能使内外干燥一致,常采用二次干燥法,先使其达到七、八成干燥,然后取出回潮,再进行第二次的干燥。

紧压

紧压就是把制成的茶蒸软后加压成块状,这样茶就被称为「紧压茶」,除便于运输、贮藏外,蒸、压、放的过程中也会为茶塑造出另一种老成、粗犷的风味。

使茶再多热受潮。

利用茶叶本身的胶质使叶子紧密连结在一起,稳定了往后陈放期间受潮、陈化的速度。

继续紧压前一些成分的降解与陈化,使茶质变得更醇厚。紧压茶的陈放年份是决定市价很重要的因素,当然陈放的品质也很重要。

紧压的形状有圆饼状、有方砖形、有碗状、有球状、有柱状...等,紧结程度也所不同,有些紧压茶只要用手一剥就可以剥开,有些紧压茶就非得用工具不可。紧结的程度也会影响陈放的效果,紧结程度高者,陈放的效应慢,茶性显得结实,紧结程度低者,陈放的效应快,茶性显得豪放。

6. 茶叶蒸气杀青机

玉露茶的正确做法

1、采摘:鲜叶采摘老嫩一致,大小匀齐,节短叶密,芽长叶狭小,叶色浓绿的1芽1叶或1芽2叶初展,而且在晴天上午采摘。

2、蒸青:采用特制蒸青灶蒸青。蒸青灶上架普通饭锅,锅上置木制蒸青箱,箱内装可抽插活动的蒸青屉。蒸青时,待锅内水充分沸腾,迅速将鲜叶均匀薄摊在屉中,以叶片互不重叠为宜,每平方米约摊鲜叶0.2千克至0.25千克。蒸青时间约40秒至50秒,蒸青适度的叶子呈灰绿色,手捏子柔软如棉,叶面光滑并发出清香。也可采用蒸汽杀青机或汽热杀青机蒸青。

3、扇凉:将蒸青叶迅速扇凉,迅速降低叶温,散发水分以免余热和水汽积聚闷黄茶叶。如采用蒸汽杀青机或汽热杀青机蒸青,则省去该流程。

4、铲头毛火:将蒸青叶2千克至3千克投放在温度100℃至140℃左右的焙炉盘上,双手迅速捧叶高抛抖散,使水分蒸发。翻抖动作要勤,并随时将炉盘上散叶收拢,使之受热均匀,失水一致。

5、揉捻:在焙炉上进行,一为回转揉。两手握住适量茶叶,在焙炉盘上,如滚球一样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始终朝一个方向周而复始地滚团揉。二为对揉。2人或4人甚至6人对站在焙炉两边,双手推揉茶团。

6、铲二毛火:继续蒸发水分、卷紧条索,初步整理形状。在100℃至110℃的焙炉盘上投放约3千克至5千克揉捻叶,经8分钟至10分钟后,以手捏成团,柔软而稍有刺手感为适度,即下叶摊放10分钟左右。或采用名茶加工机械进行理条。

7、整形上光:俗称搓条,是形成恩施玉露茶形似松针、油润、翠绿的关键工序,全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悬手搓条。取铲二毛火叶0.8千克至1.0千克,放在炉温70℃至80℃的焙炉盘上,两手心相对,悬空捧起茶叶,右手朝前,左手向后,不断的顺着一方向搓转茶叶。搓动幅度不可过大,直到茶条呈细条长圆形,色泽油绿,约七成干时,转入第二阶段――炉盘搓茶,即采用“搂”、“搓”、“端”、“扎”四种手法上光,直至适度。在整形上光过程中,搓茶用力原则:轻-重-轻。整形上光过程,40分钟至50分钟,茶叶含水量以7%至8%为适度,手捻茶叶能成末,梗能折断,就可下炉。

8、提香:经过整形上光的产品,再用烘焙或红外线提香机进行提香,至茶叶含水量5%至6%时下机摊凉。

9、拣选:提香后的产品,经冷却后用过筛簸扬、手工拣剔、除去碎片、黄片、粗条、老梗以及其他夹杂物,然后分级包装贮藏。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玉露茶的正确做法 玉露茶制作方法介绍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玉露茶的正确做法 玉露茶制作方法介绍有个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7. 茶叶杀青机自动上料机设置

普洱茶等级分特级、一级、二级至十级,共有11个等级,普洱茶最好的料是特级普洱茶。普洱茶级别的划分是一嫩度为基础,嫩度越高的级别也越高,衡量嫩度的高低主要看三点,一是看芽头的多少:芽头多,毫显,嫩度高;二是看条索(叶片卷紧的程度)紧结,重实的程度,紧结,重实的嫩度好;三是色泽光润的程度.色泽光润,润泽的嫩度好,色泽干枯的嫩度差!以下是普洱茶的分级标准。

特级、外型条索紧直较细,显毫;内质汤色红浓,陈香浓郁,滋味醇厚,叶底较褐红细嫩。

  一级、外型条索紧结稍嫩,较显毫;内质汤色红浓,滋味醇和,香气浓纯,叶底褐红肥嫩。

  三级、外形条索紧结,尚显毫;内质汤色红浓,滋味醇和,香气浓纯,叶底褐红柔软。

  五级、外型条索坚实,略显毫;内质汤色深红,滋味醇和,香气纯正,叶底褐红欠匀,尚柔软。

  七级、外型条索肥壮,紧实,色泽褐红,稍灰,内质汤色深红,滋味醇和,香气纯和,叶底褐红欠匀,尚嫩。

  八级、外行条索肥壮,色泽褐红稍灰;内质汤色深红,滋味醇和,香气纯和,叶底褐红欠匀,尚嫩。

  九级、外型条索粗大尚紧实,色泽褐红稍灰;内质汤色深红,滋味醇和,香气纯和,叶底褐红欠匀,尚嫩。

  十级、外型条索稍松,色泽褐红稍花;内质汤色深红,滋味平和,香气平和,叶底褐红稍粗。

但是对于普洱茶来说并不是等级最高就是最好的,可以说原料是最好的,但是并不能说是最好的普洱茶,为什么呢?因为过嫩或过老的原料,对于普洱茶(生、熟)都是不好的。以长期以来茶品加工、陈化等多方面的经验,青壮原料是最好的。对应茶叶等级大约是5-6级最理想,其次为3-4级,7-8级也尚可。原因主要以下几点:

  1、在茶叶内质上,过嫩原料内涵物质积累不足,鲜爽度高但茶质较弱;过老原料内涵物质下降,因糖分高而水甜,但无茶质。

 2、在生茶制作上,过嫩原料纤维发育程度不够,在杀青环节保证青壮叶杀青适度时,嫩芽易杀过度,以致很多新茶叶底韧性差,手揉即碎烂;老叶难以揉捻而条索粗松,更不利茶质释放。

  3、在制作熟茶上,同样由于过嫩原料纤维发育程度不够,发酵时容易产生烧焦现象,且茶质偏弱;老叶炭化后除了甜味外淡薄无质。

  4、在存放上,两种原料茶质都偏弱,不利陈化。很多人认为嫩材的长期转化效果好,试用早期7542或7582验证一下就可了解:撒面茶的口感远远比不上里茶。在放仓过程中,这两种原料都容易烧焦炭化,尤其是嫩材烧焦后极难喝。所以香港老仓主是基本不存市场上那些所谓的“春尖”“金毫”的。

  普洱茶可按高、中、低档分等级。高档次茶如:金瓜贡茶、极品砖(饼)茶、7266七子饼、宫廷、礼茶、特级;中档次茶如:7576熟饼、7432青饼,一级、三级砖茶,沱茶、一级到五级散茶;低等级是六到十级的散茶。茶叶采摘时,叶和芽同时采,一般从茶树枝条的尖往下采摘到第三叶:一叶一芽的采一芽、二叶一芽的采一叶一芽、三叶一芽的采二叶一芽。分级时,级别高的芽多,级别低的叶多梗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