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厌氧箱如何灭菌(厌氧箱如何灭菌处理)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2-01 02:55   点击:26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厌氧箱如何灭菌

厌氧罐 厌氧发酵池作用:主要用来满足微生物的生活条件,使它们在合适的环境中生活,以达到发酵旺盛,产气量高的目的。厌氧罐采用内循环方式,用搅拌桨分散和打碎气泡,它溶氧速率高,混合效果好。能耐受蒸汽灭菌、有一定操作弹性、内部附件尽量减少(避免死角)、物料与能量传递性能强,并可进行一定调节...

2. 厌氧箱如何灭菌处理

主要用来符合微生物的生活条件,使它们在适合的环境中生活,以超过烘烤充沛,产气量高的目的。

公司生产的厌氧罐其材质是Q235B碳钢,烘烤温度一般在30-38摄氏度,烘烤酸碱值在6.8-7.2,厌氧池型号为CSTR。

厌氧罐使用内循环方式,用加热桨集中和刺穿气泡,它溶氧速率高,混合效果好。能耐受性蒸汽消毒、有一定操作者弹性、内部附件尽量减少(防止死角)、物料与能量传递性能强,并可展开一定调节以便于清除、增加污染,适合多种产品的生产以及增加能量消耗。

3. 厌氧培养箱使用方法

将接种了的培养皿放在培养皿架子中(就是那个金属的架子)落在一起,放到厌氧罐中。

用镊子或夹子等工具放进去1个厌氧指示剂,然后快速的放进去1个厌氧产气袋(厌氧剂),立即盖好厌氧罐的四个压扣。

将厌氧罐放在您的培养箱中(调好温度)做培养。可以随时观察厌氧罐里面的微生物生长情况并做记录。

当里面的氧气指示剂是白色的颜色就说明您已经得到了厌氧环境继续培养就可以了。

4. 厌氧箱的操作

一、疱肉培养基法

       疱肉培养基法是最简单的厌氧培养法之一,无需特殊设备。将疱肉和肉汤装入大试管,在液面加入凡士林封闭,从而造成无氧环境。在使用前最好将装有培养基的试管沸水浴10-20min,以使培养基中溶解的氧释放出来。

二、厌氧罐法

       厌氧罐法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厌氧培养方法,是用物理化学的方法使缸内造成厌氧环境,从而进行厌氧菌的培养。厌氧罐法又分为以下两种:

1、抽气换气法

       该法适用于一般实验室,其特点是较经济,可迅速建立厌氧环境。标本接种后,将平板放入厌氧罐,拧紧盖子,用真空泵抽出罐中空气,使压力真空表至-79.98KPa,停止抽气,充入高纯氮气使压力真空表指针回0 位。连续反复3次,最后在罐内-79.98KPa 的情况下,充入70%的N2、20% H2、10% CO2 (或20% CO2、80% H2)。

        罐中需放入冷催化剂钯粒,可催化罐中残余的O2和H2化合成水。同时罐中应放有美蓝指示管,美蓝在有氧的环境下呈蓝色,无氧时为红色。临用前首先将美蓝煮沸使变成无色,放入罐中先呈浅蓝色,待罐中无氧环境形成,美蓝即可持续无色。

2、气体发生袋法

       气体发生袋系由锡箔密封包装,其中含有两种药片,一种为含枸椽酸和重碳酸氢钠的药片,另一种是含有硼氢化钠的药片。前者遇水放出二氧化碳,后者可释放氢。

        使用时在袋的右上角剪一小口,灌进10ml 蒸馏水,立即放入含有钯粒、指示剂及平板培养基的厌氧罐中,拧紧盖子。经2-3 分钟后,可感到盖子微热并有少量水蒸气出现。密封后1小时左右罐中的O2的含量可低于1%。

三、厌氧袋法

       厌氧袋法即在塑料袋内造成厌氧环境来培养厌氧菌。该方法不需要特殊设备,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但实验室中可用,而且外出采样,现场接种等也可用。原理与气体发生袋法完全相同,只是采用塑料袋代替了厌氧罐,气袋为一透明而密闭的塑料袋,内装有气体发生管(有硼氢化钠的碳酸氢钠固体以及5%柠檬酸安瓿)、美兰指示剂管、钯催化剂管、干燥剂。其操作方法为首先将接种的平板培养基放入袋中,尽量挤出袋内空气,然后密封袋口。然后先折断气体发生管,20分钟后再折断美兰指示剂管,如果指示剂不变蓝色,说明袋内达到厌氧状态,即可放入37℃ 进行培养。

四、厌氧手套箱法

        厌氧手套箱是一整套系统,是最佳的厌氧菌培养法,通常用于厌氧细菌的大量培养研究。厌氧手套箱是一个密闭的大型箱,一般前部是有机玻璃做的透明面板,板上装有两个手套,可通过手套在箱内进行操作。厌氧手套箱可调节温度,本身是孵育箱或孵育箱即附在其内,还可放入解剖显微镜便于观察厌氧菌菌落。使用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箱内气体比例合理。

5. 厌氧罐怎么使用

答:让厌氧剂快速干固的方法有:1.用厌氧胶促进剂,加快厌氧胶的固化速度。

2.可以利用加热加快固化速度。

6. 厌氧瓶怎么灭菌

一、基本原理

厌氧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作用也日益引起重视。培养厌氧微生物的技术关键是要使该类微生物处于除去了氧或氧化还原势低的环境中。

焦性没食子酸与碱性溶液作用后,形成碱性没食子酸盐,在此反应过程中能吸收氧气而造成厌氧环境;牛肉渣内既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吸收氧,又含有谷胱甘肽(glutathione)能形成负氧化还原电位差;厌氧罐是采用某种方法除去其中的氧,例如将镁与氧化锌制成产氢气袋,放入罐中加水反应产生氢,钯或铂是催化剂,在常温下催化氢与氧化合成水,则可除去密封的厌氧罐中的氧。

二、器材

巴氏芽孢梭菌(巴氏固氮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pas- teurianum),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焦性没食子酸,棉花,10%NaOH,灭菌的石蜡凡士林(1∶1),牛肉,蛋白陈,葡萄糖, NaCl,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小试管肉膏蛋白胨琼脂斜面,厌氧罐,催化剂袋,气体发生袋,指示剂袋,灭菌的带橡皮塞或螺旋帽的大试管,灭菌的玻璃板(直径比培养皿大3—4 cm),灭菌的滴管,烧瓶,刀等。

三、操作步骤

1、焦性没食子酸法

(1)大管套小管法在大试管中放入少许棉花和焦性没食子酸,焦性没食子酸的用量按它在过量碱液中能每克吸收100ml空气中的氧来估计,本实验用量约0.5g。接种巴氏芽孢梭菌在小试管肉膏蛋白胨琼脂斜面上,迅速滴入10%的NaOH于大试管中,使焦性没食子酸润湿,并立即放入除掉棉塞已接种菌的小试管斜面(小试管口朝上),塞上橡皮塞或拧上螺旋帽,置30℃培养。

(2)培养皿法取玻璃板一块或用培养皿盖,铺上一薄层灭菌脱脂棉,将1g焦性没食子酸放于其上。用肉膏蛋白陈琼脂培养基倒平板,待凝固稍干燥后,在平板上一半划线接种巴氏芽孢梭菌,下一半划线接种荧光假单胞菌,并在皿底用记号笔作好标记。滴加10%NaOH溶液约2ml于焦性没食子酸上,切勿使溶液溢出棉花,立即将已接种的平板覆盖于玻璃板上或培养皿盖上,必须将脱脂棉全部罩住,焦性没食子酸反应物切勿与培养基表面接触,以溶化的石蜡凡士林液(即vaspar)密封皿底与玻璃板或皿盖的接触处。置30℃温箱培养。

2、疱肉培养基法

(1)取已除去筋膜、脂肪的牛肉500g,切成小方块,置1000ml蒸馏水中,以小火煮1小时,用纱布过滤,挤干肉汁,将肉汁保留备用。再将肉渣用绞肉机绞碎,或用刀切碎,最好使其成细粒。

(2)将保留的肉汁加蒸馏水,使总体积为2000ml,加入20g蛋白陈,2g葡萄糖,5gNaCl和绞碎的肉渣。置烧瓶中摇均匀,加热使蛋白胨溶化。

(3)取上层溶液调整pH为8.0,在烧瓶壁上用记号笔标明瓶内液体高度,1.05kg/cm2,121.3℃灭菌15分钟后补足蒸发的水量,重新调整pH为8.0,再煮沸10—20分钟,补足水量,再调整pH为7.4。

(4)把烧瓶内容物摇匀,将溶液和肉渣分装于小试管中,肉渣约用,应用无菌手续加入已灭菌的石蜡凡士林,以隔绝氧气。

(5)接种前可将上述已做好的庖肉培养基煮沸10分钟,以除去溶入的氧,如果盖有一层石蜡凡士林,需将石蜡凡士林先在火焰边微加热,使其溶化。在培养基手感不烫时按液体接种法接入巴氏芽孢梭菌,然后将接种的试管垂直,使石蜡凡士林凝固而密封培养基。再置30℃中培养。

3、厌氧罐培养法

(1)用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倒平板,凝固干燥后,取两个平板,每个平板一半边划线接种巴氏芽孢梭菌,另一半边划线接种荧光假单胞菌,并标记好。取其中的一个已接种的平皿置于厌氧罐的培养皿支架上,而后放入厌氧培养罐内;另一个已接种的平皿置培养室30℃培养。

(2)剪开催化剂袋,将催化剂倒入厌氧罐盖下面的多孔催化剂盒内,拧紧催化剂盒的盒盖。

(3)剪开气体发生袋的切碎线处,并迅速将此气体发生袋置罐内金属架的夹上,再向袋中加入约10 ml水。同时,由另一人配合,剪开指示剂袋,将指示条暴露,立即放进罐内。

(4)迅速盖好厌氧罐的盖,将固定梁旋紧,置 30℃培养。

智立中特工作主要包括:广泛分离、收集、保藏、交换和供应各类微生物质粒菌种;保存用于专利程序的各种可培养生物材料;质粒载体类保藏技术研究;微生物分离、培养技术研究;微生物鉴定和复核技术研究;保藏菌种的资料情报收集和提供及编辑微生物菌种目录。

7. 臭氧灭菌箱

臭氧消毒时间每次消毒0.5-1小时即可,每星期消毒杀菌2-3次,一般建议每天一次,臭氧浓度为30毫克/升。

臭氧分解时间臭氧在灭菌后会分解成氧气,分解时间一般为30分钟左右,所以杀菌停机后30分钟后才能进入消毒现场。

空气型臭氧杀菌消毒机采用空气为原料,杀菌机直接将臭氧送入空气中。可对车间、更衣室、大桶、密闭箱等杀菌消毒。臭氧用于空气杀菌消毒时一般作用0.5-1个小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