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ccs材料焊接规范(焊接材料的介绍及其焊接工艺标准)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3 23:03   点击:198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焊接材料的介绍及其焊接工艺标准

不同的材料之间焊接一般来讲就是异种钢的焊接 1 异种钢的种类 异种钢的焊接种类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低碳钢与低合金钢之间的焊接,如20#钢与16Mn钢相焊;两种不同的低合金钢之间的焊接,如16Mn钢与15CrMo钢相焊;低碳钢与奥氏体不锈钢之间的焊接,如20#钢与SUS304钢相焊;低合金钢与奥氏体不锈钢之间的焊接,如16Mn钢与SUS304钢相焊;奥氏体不锈钢与镍基合金之间的焊接如SUS304钢与Inconel600钢相焊,等等。

2 异种钢焊接接头的特性 异种钢焊接接头化学成分、金属组织和机械性能的不均匀性以及线膨胀系数相差较大,使异种钢接头在使用中产生附加应力,这些因素对焊接方法、焊接材料、预热和热处理规范、接头形式的选择以及设备运行的可靠性,都有显著的影响。

异种钢焊接时,焊缝金属与母材热影响区之间的界面没有一条截然的界线,它们之间存在着熔合区,即焊缝中的未混合区和母材中的半熔化区。

其成分和性能都与焊缝或母材不同,形成了化学成分的过渡层,如碳钢与不锈钢相焊时接头中形成的脱碳层和增碳层。

过渡层的成分和性能对接头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故在选择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时,不仅要考虑焊缝金属的成分和性能,同时也要考虑过渡层的成分和性能。

焊缝金属与母材金属化学成分差别愈大愈不容易充分混合,则过渡层愈明显;熔合比或稀释率愈高时,过渡层也愈明显;熔合区金属液态存在的时间愈长或液体金属流动性愈好,则愈易于混合均匀,过渡层也有所减小。

因此,可以通过某些工艺措施对过渡层进行适当控制。

3 焊接方法的选择 选择焊接方法时,既要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要求,又要尽可能考虑效率和经济。

通常焊接方法不同,直接影响熔合区过渡层的熔合比,从而影响到焊接接头的性能。

表1几种常用焊接方法的熔合比范围 焊接方法 熔合比(%) 酸性焊条手弧焊 15~25 碱性焊条手弧焊 20~30 钨极氩弧焊 10~100 埋弧焊 30~60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20~30 由于一些装置的高温、高压、腐蚀性强等特点,大多数异种钢焊接接头主要考虑接头的晶间腐蚀、应力腐蚀、高温氧化和高温蠕变性能等,要求焊接接头中熔合区成分要稳定、过渡层要不明显,所以采用熔合比小而操作方便的手弧焊就可以了,但在氢工况下的异种钢接头,特别是低合金钢(如16Mn钢)与奥氏体钢(如SUS304)相焊的异种接头,还必须考虑氢腐蚀问题。

采用熔合比大的钨极氩弧焊,可以防止这种异种接头容易出现的剥离裂纹的产生。

4 焊接材料的选择 在异种接头中的焊缝和熔合区,由于有合金元素的稀释和碳的迁移等因素影响焊接接头的性能,故应该根据母材的成分、性能、接头形式和使用要求正确选择焊接材料。

4.1 低碳钢与低合金钢之间的焊接 低碳钢与低合金钢相焊接时,一般来讲选择低碳钢焊条或者低合金钢焊条都能满足接头工艺性能要求,但为了减小接头的淬硬倾向,焊接接头有较好的塑性,通常选用低碳钢焊条,即按照低匹配的原则。

4.2 低合金钢与低合金钢之间的焊接 石化装置中的低合金钢以珠光体耐热钢为多,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淬硬倾向,降低焊接裂纹敏感性和具有较好的塑性,通常选择合金成分与合金含量较低一侧母材相近的焊条,即按低匹配原则。

4.3 低碳钢与奥氏体不锈钢之间的焊接 在这类异种钢焊接接头中,由于其工作条件有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问题,通常选择E309型的焊接材料,但当这种焊接接头处于温度较高的环境(设计温度≥315℃)时,为了防止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碳的迁移,通常采用镍合金含量较高的焊接材料(如Inconel182焊条等)。

4.4 低合金钢与奥氏体不锈钢之间的焊接 合金钢通常都是在温度较高(设计温度≥315℃)的条件下使用,这种与奥氏体不锈钢相焊的异种接头,通常要求抗高温蠕变、控制碳迁移以及高温抗氧化能力,可采用镍基合金焊接材料(如Inconel82焊丝和Inconel182焊条等)。

但是,在氢系统中,由于强烈的氢腐蚀作用,采用的焊接材料不同,焊后得到的焊缝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不同,从而影响接头在工作过程中氢脆化而引起的剥离裂纹敏感性。

当采用镍基焊条(如Inconel182焊条等),焊后焊缝靠近低合金钢一侧生成的单一奥氏体,多是与熔合线平行的粗大晶粒,且不含铁素体,这种组织容易产生剥离裂纹。

而采用E309焊材,焊后焊缝靠近低合金一侧形成奥氏体和铁素体的混合组织,这种组织不易产生裂纹。

4.5 不同种奥氏体不锈钢之间的焊接 常见的不锈钢异种接头主要耐热奥氏体不锈钢之间的焊接,选择E316型焊条完全能够满足要求。

4.6 耐热不锈钢与镍基合金钢的焊接在转化炉中比较常见,通常选用镍基合金焊材(如Inconel82焊丝和Inconel182焊条)。

5 预热和焊后热处理 对于异种钢接头,是否预热和焊后热处理、采取何种规范参数,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必须慎重考虑。

母材金相组织相同且焊缝金相组织也基本相同时,可按合金含量较高的钢种确定预热和热处理规范,但珠光体钢和奥氏体钢相焊时,可按珠光体钢的预热条件预热而焊后不进行热处理。

异种钢接头工作条件的特殊化,决定了异种钢焊接的复杂性,必须根据现场实际采用合理的焊接材料、焊接方法和焊接工艺等,方能满足使用要求。

2. 焊接材料与焊材规范

不锈钢的焊接可看作是两种焊接工艺的组合,即不锈钢与不锈钢的焊接,不锈钢与碳钢的焊接,焊接材料为304不锈钢管,焊接前将管子对接端切齐,无间隙对中、**、点固。焊接时取适量自行研制的不锈钢活性剂粉末置于烧杯中,加入丙酮将其调成糊状,采用刷子均勾地刷涂到管子待焊焊缝中间,活性剂一旦脱落允许补刷,焊接时不锈钢管内部通氩气保护。将管子固定在精密焊接工作台上,每个程序可划分多达16个区间,具有分区间电流缓升、缓降过程控制功能。焊接参数:试验采用直流正接,铈钨极直径4)2.401111,尖角喷嘴直径11蘭,保护气为纯氩气,纯度99.991气流量10-1517^0;管内保护气体是氩气,纯度99.99^,流量1~217^11;电弧长度1~3111111。焊接起点2点第一段/(,0-120分段数4电流贴205电流方式直流第二段/(,120-220预熔电流〃八200电流^八195预熔时间1/35第三段/(,220-300行走角度^370电流^八190行走速度"/剛.!!!;!!—190第四段/(,300-370行走方向正转电流^八180奧氏体不锈钢导热系数、线膨胀系数与低碳钢及低合金钢差别较大,熔池流动性差,304不锈钢管焊接时考虑到焊接热积累和熔池受力状态对焊缝成形的影响,焊接电流应逐渐降低。在工作台上将管子**,焊炬固定不动,方向与管子轴向垂直,并位于管子的2点钟位置,管子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完成焊接过程

回答:共 0 条

我来回答

3. 焊接材料的介绍及其焊接工艺标准是什么

1 油管液压油管焊接时,管内不得有穿堂风。 

2 点固焊时,其液压油管焊接材料、液压油管焊接工艺、焊工资质应与正式施焊时相同。 

3 在对口根部点固焊时,焊后应检查各焊点质量,如有缺陷应立即清除,重新点焊。 

4 油管一端为液压油管焊接,另一端为胀接时,应先焊后胀。 

5 油管一端与集箱管座对接,另一端插入锅筒液压油管焊接,一般应先焊集箱对接焊口。 

6 油管与两集箱管座对口液压油管焊接,一般应由一端焊口依次焊完再焊另一端。 

7 水冷壁和对流管束排管与锅筒液压油管焊接,应先焊两个边缘的基准管,以保证管排与锅筒的相对尺寸。液压油管焊接时应从中间向两侧焊或采用跳焊、对称焊,防止锅筒产生位移。 

8 多层多道焊缝液压油管焊接时,应逐层清除焊渣,仔细检查,发现缺陷必须消除,方可液压油管焊接次层,直至完成。 

9 多层多道焊的接头应错开,不得重合。 

10 直径大于194 mm的油管和锅炉密集排管(油管间距≤30mm)的对接焊口,宜采取二人对称焊,以减少液压油管焊接变形和接头缺陷。 

11 液压油管焊接过程应连续完成,若因故被迫中断,再焊时,应仔细检查确认无裂纹后,方可按工艺要求继续施焊。 

12 施焊中应特别注意收弧质量,收弧时应将熔池填满。 

13 油管对接焊缝均为单面焊,要求做到双面成型,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 

14 由于液压油管焊接可能在焊口处引起折弯,其折弯度应用直尺检查,在距焊缝200mm处间隙不应大于1mm。 

15 对质量要求高的焊缝,推荐采用氩弧焊或氩弧焊打底、普通焊填充盖面的方法,以保证焊缝根部成型良好。 

16 额定蒸汽压力大于或等于9.8MPa的锅炉,锅筒和集箱上管接头的组合焊缝以及油管和管件的手工焊对接接头,应采用氩弧焊打底液压油管焊接。 

17 采用钨极氩弧焊打底的根层焊缝,经检查合格后,应及时进行次层焊缝的液压油管焊接,以防产生裂纹。 

18 焊口焊完后应进行清理,自检合格后,在焊缝附近打上焊工本人的代号钢印。 

19焊口返修 

液压油管焊接接头有超过标准的缺陷时,可采取挖补方式返修。但同一位置上的挖补次数一般不得超过三次,中、高合金钢不超过二次。并应遵守以下规定: 

20彻底清除缺陷。 

21 制订具体的补焊措施并按工艺要求进行。 

22 需进行热处理的液压油管焊接接头,返修后重做热处理。

4. 焊接工艺标准要求

不锈钢管道焊接标准

一、焊前准备;

焊接坡口制备质量检查、依照施工图样和焊接工艺指导书中规定的坡口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要求,坡口质量包括平展度、垂直度和干净度等。

1、检查坡口的加工尺寸(高度、角边及钝边等)和精度是否吻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2、检查坡口表面粗糙度及表面弊端(气割缺口、裂纹、分层和夹渣)若是高出标准赞同范围的弊端,应进行修复办理,如表面粗糙度未达标准,可采用砂布修磨。

3、检查坡口的表面清理质量。 坡口面及其两侧最少 200mm范围内应清理干净,不保存有毛刺、挂渣、铁锈、油污、氧化膜及油漆等有害异物。

4、坡口表面的无损探伤检查。对于焊接工艺文件规定对坡

口表面要进行无损探伤(如着色等)的资料 (如CY-M钢、Fe-CY-N 高温含合金钢等,应进行无损检查,如发现裂纹等弊端应予去除。

二、组装和定位焊检查;

1、检查组装后的几何尺寸和形状,可否吻合图样规定。

2、组装装置缝隙为 1.5—2mm,采用TIG焊三点定位焊,焊<缝地址为时钟 3点,9点和12点地址,使用的焊接资料应与焊件资料相同,焊点长度为 10—15mm,要求焊透和保证无弊端,错边量< 1.5—2mm。

3、组对是不得采用强力组装,接头内壁必定齐平。

4、点固焊时不得有空气、夹渣、夹钨、裂纹存在。

5. 焊接材料的介绍及其焊接工艺标准是

工艺评定的标准国内标准

1 NB/T47014-2011 《承压设备用焊接工艺评定》

2 GB50236-9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压力管道工艺评定》

3《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6)》注:起重行业工艺评定借用此标准

4 SY∕T0452-2002《石油输气管道焊接工艺评定方法》(注:供石油,化工工艺评定)

5 JGJ81-2002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注:公路桥梁工艺评定可参照执行)

6 SY∕T4103-2006《钢质管道焊接及验收》

7.JB4708-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

欧洲标准

EN 288 或ISO 15607 - ISO 15614系列标准

ISO15614-1钢的电弧焊和气焊∕镍和镍合金的电弧焊

ISO15614-2铝和铝合金的电弧焊

ISO15614-3铸铁电弧

ISO15614-4铸铝的修补焊

ISO15614-5钛和钛合金的电弧焊∕锆和锆合金的电弧焊

ISO15614-6铜和铜合金的电弧焊

ISO15614-7堆焊

ISO15614-8管接头和管板接头的焊接

美国标准

1.AWS

D1.1∕D1.1M:2005 钢结构焊接规程

D1.2∕D1.2M:2003 铝结构焊接规程

D1.3-98 薄板钢结构焊接规程

D1.5∕D1.5M:2002 桥梁焊接

D1.6:1999 不锈钢焊接

D14.3∕D14.3M:2005 起重机械焊接规程

6. 焊接标准规范及工艺

依照现行规范,搭接焊同绑条焊搭接长度一样。HPB300:单面搭接焊长度为8d=96mm;双面搭接焊,4d=48mm.其他级别钢筋:[(HRB/HRBF/RRB)(335/400/500)]单面搭接焊长度为10d=120mm;双面搭接焊,5d=60mm.焊缝的深度等具体要求按焊接标准规程。

7. 焊接材质及焊接工艺规范

一、钢结构安装焊接前的准备工作:

本工程使用的高层建筑结构用钢板在国内应用并不多,针对其中数量较多且具有代表性的接头形式进行了相应焊接方法的工艺评定试验。试验钢材包括Q345GJC-Z15(壁厚70mm)、Q345GJC-Z15(壁厚40mm)、Q345C(翼缘厚28mm),焊接位置为柱—柱横焊、柱—梁平焊(包括桁架梁上下翼缘平焊)、T型角立焊。坡口形式及尺寸按设计要求。焊后外观及超声波检查合格后取样进行了力学和物理试验。试验结果接头的抗拉强度达到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接头弯曲180°无裂纹。采用的焊接材料和焊接设备技术条件应符合国家标准,性能优良。清渣、气刨、焊条烘干保温等装置应齐全有效。

二、手工电弧焊及CO2气保焊焊材和设备:

1、焊条应在高温烘干箱中烘干,焊条烘干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2、焊丝包装应完好,如有破损而导致焊丝污染或弯折、紊乱时应部分弃之。

3、CO2气体纯度应不低于99.9%(体积比),含水量应低于0.05%(重量比),瓶内高压低于1MPa时应停止使用。

4、焊机电压应正常,地线压紧牢固,接触可靠,电缆及焊钳无破损,送丝机应能均匀送丝,气管应无漏气或堵塞。

三、安装焊接程序及一般规定:

焊接的一般顺序为:焊前检查→预热除锈→装焊垫板和引弧板→焊接→检验。

1、焊前检查坡口角度、钝边、间隙及错口量,坡口内和两侧的锈斑、油污、氧化铁皮等应清除干净。

2、预热:焊前用气焊或特制烤枪对坡口及其两侧各100mm范围内的母材均匀加热,并用表面测温计测量温度,防止温度不符合要求或表面局部氧化,预热温度。

3、重新检查预热温度,如温度不够应重新加热,使之符合要求。

4、装焊垫板及引弧板,其表面清洁程度要求与坡口表面相同,垫板与母材应贴紧,引弧板与母材焊接应牢固。

5、焊接:第一层的焊道应封住坡口内母材与垫板的连接处,然后逐道逐层累焊至填满坡口,每道焊缝焊完后,都必须清除焊渣及飞溅物,出现焊接缺陷应及时磨去并修补。

6、一个接口必须连续焊完,如不得已而中途停焊时,应进行保温缓冷处理,再焊前,应重新按规定加热。

7、遇雨、雪天时应停焊,构件焊口周围及上方应有挡风、雨棚,风速大于5m/s时应停焊。环境温度低于零度时,应按规定采取预热和后热措施施工。

8、碳素结构钢应在焊缝冷却到环境温度、低合金结构钢应在完成24h以后,进行焊缝探伤检验。

9、焊工和检验人员要认真填写作业

8. 焊接材料的介绍及其焊接工艺标准的书集

楼主肯定是说现场施工或设备安装的焊接作业指导书。

这个建议你查一查GB50235和GB50236,那上面有固定格式的JB4708上也有指导书的推荐格式,在附录B。其实跟工艺评定差不多,主要把焊接各主要变素都表达清楚, 包括:坡口形式、焊接方法、电源种类、极性、工艺参数、焊接质量检查、无损探伤、机械性能试验及结果。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9. 焊接材料的介绍及其焊接工艺标准图片

1、304不锈钢管焊条通常有钛钙型和低氢型两种。焊接电流尽可能采用直流电源,有利于克服焊条发红和熔深浅。钛钙型药皮的焊条不适合做全位置焊接,只适宜平焊和平角焊;低氢型药皮的焊条可做全位置焊接。

2、不锈钢焊条在使用时应保持干燥。为防止产生裂纹、凹坑、气孔等缺陷,钛钙型药皮焊前经150-250℃烘干1h,低氢型药皮焊前经200-300℃烘干1h。不能多次重复烘干,否则药皮易脱落。

3、焊口清理干净,同时防止焊条沾上油及其它脏物,以免增加焊缝含碳量并影响焊接质量。

4、为防止加热而产生晶间腐蚀,焊接电流不宜过大,一般应比碳钢焊条低20%左右,电弧不要过长,层间快冷,以窄道焊为宜。

5、引弧时注意,不能在非焊接部位引弧,最好选用与焊件相同材料的引弧板来引弧。

6、应尽量采用短弧焊接,弧长一般2-3mm,电弧过长易产生热裂纹。

7、运条:应采用短弧快速焊,一般不允许横向摆动,其目的是减少304不锈钢管焊接热量和热影响区宽度,提高焊缝抗晶间腐蚀能力和减少热裂纹的倾向。

8、异种钢的焊接应慎重选用焊条,防止焊条选用不当出现热裂纹或高温热处理后引起σ相析出,使金属脆化。参照304不锈钢管与异种钢的焊条选择标准进行选用,并采取适当焊接工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