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齿轮泵抽不动(齿轮泵不出力原因)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2-12-14 21:29   点击:29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齿轮泵不出力原因

这个,应该是三个原因。

1.本身液压缸密封阻力不一样,尤其是在一个液压缸更换过密封时候最容易发生这种现象。

并且由于出力不一样,造成液压缸伸出不一样,引起移动版偏斜,更加剧了二个缸受力不同,偏斜再次严重。

2.也有可能,有地方漏气,主液压缸中的一个进空气后,压力减小,造成运行速度不一致。

3.一般,国内液压系统,都没有一个平衡原件,说穿了,其实就是二个独立的齿轮泵,但是,公用一个轴,以控制二个液压缸进同样多的油,由此来控制速度,而不要管二边压力差。由于液压油可压缩性非常小,所以由压力不同造成的容积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这是国内双液压缸压滤机经常会碰到的问题,建议按照上面的原因,逐个排除一下看看。

2. 齿轮泵不出力原因有哪些

还需要:油箱及过滤系统、溢流阀,其次是否能够达到60吨的压力,要看泵的压力参数和缸的实际作用面积:出力(N)=工作压力(Mpa)X活塞受压面积(平方毫米)

3. 齿轮泵出力不足

吸不上油或吸油不足原因如下 :

①内转子不转动。检查油泵驱动系统蜗杆、蜗轮或齿轮、内转子紧固螺钉或定位销是否松动,以及蜗轮与主轴蜗杆啮合是否正常。

②内转子的旋转方向与原动机不符导致进、出油口对调。确认机器是否按工作方向旋转。

③出油口管路堵塞。检查出油口油管是否有弯折或破损等堵塞。

④进油口滤网堵塞。清洗滤网,除去堵塞物。

⑤内、外转子磨损严重导致封闭腔无法形成。更换内、外转子。

⑥进油管端面与油槽底面接触导致进油不畅。保证进油管端面与油槽底面有一定的距离,使进油顺畅。

⑦从泵的吸入口处吸入空气。确保泵吸入通道各连接件紧密连接不得漏气,且吸入口浸没在一定深度的油液中。

⑧油箱中油面过低。保证油箱中油面至一定高度。

4. 齿轮泵无力怎么回事

1、原动机与油泵旋向不一致

2、油泵传动键脱落

3、进出油口接反

4、油箱内油面过低,吸入管口露出液面

5、转速太低吸力不足

6、油粘度过高

7、油温过低

8、过滤器堵塞

9、吸油不畅

10、吸油管道漏气

1:齿轮泵压力达不到,使用时间长磨损了,2:压力调节阀需要调节,或是磨损了根本调节不了压力,所必须先检查压力才可以确定是不是压力调节阀或是泵的问题。

5. 齿轮泵无压力的原因

当齿轮泵发生吸不上油或吸油不足时,液压系统将不能升降(进退)或升降(进退)缓慢;在升降(进退)过程中液压系统压力不稳定或产生噪声,油箱里出现气泡;齿轮泵油温很快升高,甚至造成齿轮泵损坏。 产生这一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如下:

故 障 原 因:

1 油箱内油面过低

排除方法:加油至规定油面高度

2 、油液的粘度过大

排除方法:使用推荐粘度油液

3 、吸油滤网及吸油管堵塞

排除方法:清洗滤网并除去堵塞物

4 、吸油管漏气

解决办法:查出漏气处,并加以修理

5 、吸油管太细,太长,弯管处有死角,弯头过多

解决办法:加粗吸油管,缩短吸油管,弯管时防止产生死角,减少弯头

6 、漏装吸油口法兰的密封圈或密封圈尺寸太小或密封圈损坏

解决办法:装上新的符合要求的密封圈

7 、吸油口法兰密封面不良

解决办法:检查密封面有无变形、毛刺、刮伤、脏物,并作适当修正

8 、从齿轮泵主动轴颈骨架油封处吸入空气

6. 齿轮泵不出力原因是什么

离心泵的主要工作原理

  (1)叶轮被泵轴带动旋转,对位于叶片间的流体做功,流体受离心力的作用,由叶轮中心被抛向外围。当流体到达叶轮外周时,流速非常高。

  (2)泵壳汇集从各叶片间被抛出的液体,这些液体在壳内顺着蜗壳形通道逐渐扩大的方向流动,使流体的动能转化为静压能,减小能量损失。所以泵壳的作用不仅在于汇集液体,它更是一个能量转换装置。

  (3)液体吸上原理:依靠叶轮高速旋转,迫使叶轮中心的液体以很高的速度被抛开,从而在叶轮中心形成低压,低位槽中的液体因此被源源不断地吸上。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齿轮泵是依靠泵缸与啮合齿轮间所形成的工作容积变化和移动来输送液体或使之增压的回转泵。由两个齿轮、泵体与前后盖组成两个封闭空间,当齿轮转动时,齿轮脱开侧的空间的体积从小变大,形成真空,将液体吸入,齿轮啮合侧的空间的体积从大变小,而将液体挤入管路中去。吸入腔与排出腔是靠两个齿轮的啮合线来隔开的。齿轮泵的排出口的压力完全取决于泵出处阻力的大小。

区别在于,构造上离心泵靠一个泵轮就能工作,而齿轮泵至少依靠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才能工作,

流量上,离心泵的流量范围很大,而齿轮泵只能提供小流量的工质。

7. 齿轮泵没劲是什么原因

叉车踩油门提速就本身比较慢

叉车升降好用,踩油门升不快的原因:例如齿轮泵无力,多路阀控制不到位;调压阀调整不正确;齿轮泵进油管堵塞;吸油滤网堵塞等都会。

8. 齿轮泵不工作的原因

(一)液压泵泵轴折断或严重磨损。

1)液压泵泵轴机械性能达不到要求。在设计、选材或加工时,所选材料不能达到所要求的机械性能或热处理工艺不好,泵在工作时受到较大的力和扭矩作用就会造成断裂。应选用40Cr材料做泵轴,热处理硬度值为HRC52。

2)泵在工作时由于异物卡住齿轮,传动扭矩过大,折断泵轴。应查明异物进入的原因并及时清理,按泵轴图加工重新装配。

3)泵在工作时由于润滑不良造成滚针轴承烧死,泵轴磨损。应及时检查润滑不良的原因,重新配轴。

(二)齿轮泵旋转不灵活或咬死。

1)轴向间隙及径向间隙过小。一般要求在齿轮端面和泵盖之间应留有0.025~0.04mm的间隙,齿顶圆与泵体内孔应留有0.13~0.16mm的间隙,在检查时应认真测量,若不符合要求,就应重配其间隙。

2)油液中杂质被吸入泵体内。及时检查并清除杂质。

3)装配不良,CB型盖板,与轴的同心度不好,长轴的弹簧固紧脚太长,滚针套质量太差。根据要求重新进行装配。

4)泵和电动机的联轴器同轴度不好。同轴度应保证在0.1mm以内,严防周围灰沙、铁屑及冷却水等物进入油池,保持油液洁净。

5)前盖螺孔位置与泵体后盖通孔位置不对(位移度不好),拧紧螺钉后别劲而转不动。此时可用钻头或圆锉将泵体后盖孔适当修大再装配。

大兰液压齿轮泵

(三)齿轮泵发热。

上述(二)齿轮泵旋转不灵活或咬死的故障原因也均为导致齿轮泵发热所致,因而排除方法可参照执行。除此还有:

1)侧板和轴套与齿轮端面严重摩擦;

2)油液黏度不符合要求。选择合适的液压油;

3)液压系统油液的冷却措施欠佳。若在液压系统中没有冷却设施,再加上周围环境温度高,或者液压油箱太小,或者液压系统连续工作时间较长等,都会造成油液温度升高,导致液压泵发热,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

9. 液压齿轮泵没力怎么办

原因如下

系统压力低。

在分配阀测压点处接量程为25mpa的压力表,使发动机和液压油在正常工作温度、发动机转速在1800r/min左右时,操纵分配阀转斗滑阀,使铲斗后倾到底,压力表显示的压力应为17mpa。如果低于此数值,应拆检安全阀,检查先导阀弹簧是否断裂、密封是否良好、主阀芯是否卡死及阻尼孔是否堵塞等。以上均无问题时,调整调压螺钉,使系统压力达到正常值。

动臂缸或转斗缸内漏。

分别将动臂缸或转斗缸的活塞收到底,拆下无杆腔油管,使动臂缸或转斗缸的.有杆腔继续充油。若无杆腔油口有较多油液泄出(正常泄漏量应≤30ml/min),则说明活塞密封环已损坏,应更换;也可以使铲斗装满载荷,举升到极限位置,动臂操纵杆置于中位,并使发动机熄火,观察动臂的下沉速度(正常时应<40mm/h);然后,将动臂操纵杆置于上升位置,如果这时动臂下沉速度明显加快,说明内漏发生在液压缸;如果下沉速度变化不明显,则内漏原因出在分配阀。

分配阀内漏。

分配阀内漏的主要原因有:总安全阀的主阀芯被卡死;阀杆与阀体的配合间隙太大(正常配合间隙为0.025~0.040mm);阀杆或阀体拉伤;密封件损坏等。

工作齿轮泵内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