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非标齿轮模数计算公式(齿轮模数的计算公式和选择依据)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2-12-14 22:01   点击:23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非标齿轮模数计算公式

模数m = 分度圆直径d / 齿数z = 齿距p /圆周率π

从上述公式可见,齿轮的基本参数是分圆直径和齿数,模数只是人为设定的参数,是一个比值,它跟分圆齿厚有关,因而能度量轮齿大小,是工业化过程的历史产物。

相关计算:

模数是决定齿大小的因素。齿轮模数被定义为模数制轮齿的一个基本参数,是人为抽象出来用以度量轮齿规模的数。目的是标准化齿轮刀具,减少成本。直齿、斜齿和圆锥齿齿轮的模数皆可参考标准模数系列表。

随着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定制的大批量生产齿轮很多都使用非标的模数,使其意义被弱化。

如果齿轮的齿数一定,模数越大则轮的径向尺寸也越大。模数系列标准是根据设计、制造和检验等要求制订的。对于具有非直齿的齿轮,模数有法向模数mn、端面模数ms与轴向模数mx的区别,它们都是以各自的齿距(法向齿距、端面齿距与轴向齿距)与圆周率的比值,也都以毫米为单位。对于锥齿轮,模数有大端模数me、平均模数mm和小端模数m1之分。

对于刀具,则有相应的刀具模数等。标准模数的应用很广。在公制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同步齿形带传动和棘轮、齿轮联轴器、花键等零件中,标准模数都是一项最基本的参数。它对上述零件的设计、制造、维修等都起着基本参数的作用(见圆柱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

2. 齿轮模数的计算公式和选择依据

计算公式:模数m = 分度圆直径d / 齿数z = 齿距p /圆周率π。

齿轮模数被定义为模数制轮齿的一个基本参数,是人为抽象出来用以度量轮齿规模的数。在齿轮设计中,模数是决定轮齿大小的决定性元素。不同国家对模数的定义方法有所区别,最典型的就是国际标准(除英国外,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余国家的标准都与国际标准接轨)和英制标准。

国际标准定义模数的原理是:定义单个轮齿在分度圆(齿轮)/ 或线(齿条)出占有的圆弧(齿轮)/ 直线(齿条)的长度, 其长度为π * m,m 即为模数。

从这里可以看出,模数是有单位的,其标准单位为毫米(mm)。很多人,习惯于模数简写,譬如,模数为1mm的齿轮,简写m=1; 大家都逐渐接受这种写法,因此也是可以的。 但是,个别对齿轮模数理解不够深刻的同仁,认为模数没有单位,这个概念是错误的。

3. 公制齿轮模数

径节主要用于英制齿轮中,在概念上,径节是公制中模数的倒数。P=π/ρ=25.4/m式中P为径节(1/英寸);ρ为齿距(英寸);m为模数(毫米)。齿轮径节12/24是表示双径节制(双模数制) ,12表示径节12即25.4/12=2.117mm 也就是说模数是2.117mm 24用来计算齿高总结:分子用于计算 分度圆直径,分母用于计算齿高

4. 齿轮模数的计算公式

要确定一个齿轮的模数,其程序是:齿轮的齿顶圆直径D=(Z+2)*m,齿数可以知道,外圆直径可用游标卡尺量出来。这样模数m=D/(Z+2)。这里要注意几点,1,我国是用公制标准的国家,2,上面算出的模数值要和标准的模数比对一下,3,在测量外径要看一下齿数是奇数还是偶数,若是奇数就要修正一下,要是偶数就不要修正。

5. 齿条模数的计算公式

齿距p=模数m*圆周率π

齿条模数和齿距的算法公式如下:

1、模数m=齿距p/圆周率π

2、齿距p=模数m*圆周率π

3、咬合中线Ho=齿条高Hk-模数m

斜齿条模数和齿距的算法

1、模数m=齿距p/(圆周率π*三角函数cosB)

2、齿距p=模数m*(圆周率π*三角函数cosB)

3、咬合中线Ho=齿条高Hk-模数m

6. 标准齿轮模数

齿轮模数计算公式:

模数m = 分度圆直径d / 齿数z = 齿距p /圆周率π。

齿轮模数被定义为模数制轮齿的一个基本参数,是人为抽象出来用以度量轮齿规模的数。在齿轮设计中,模数是决定轮齿大小的决定性元素。不同国家对模数的定义方法有所区别,最典型的就是国际标准(除英国外,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余国家的标准都与国际标准接轨)和英制标准。

7. 直齿轮模数计算公式

直齿轮底径=分度圆直径-(模数*(1-变位系数+顶隙))

奇偶一样

8. 非标准齿轮的模数怎么算

答,以齿轮的齿距,齿根,齿尖的模数来定的。齿轮的齿距行体来定模数和模距,如斜齿,直齿等等行状和加工的要求来定的。齿轮是机械传动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何使机械运行正常齿轮传动的关键,是齿轮咬合点受力面的问题。使得机械传动运转良好同时齿轮磨损小。这有各个方面的关系。

9. 标准齿轮模数值

由于在上式中π为一无理数,不便于作为基准的分度圆的定位。为了便于计算,制造和检验,现将比值p/π人为地规定为一些简单的数值,并把这个比值叫做模数(module),以m表示,即令其单位为mm。于是得:

模数m是决定齿轮尺寸的一个基本参数。齿数相同的齿轮模数大,则其尺寸也大。为了便于制造,检验和互换使用,齿轮的模数值已经标准化了。

10. 微型齿轮模数标准值

齿轮的模数和齿数的关系: 模数m = 分度圆直径d / 齿数z = 齿距p / 圆周率π

模数是决定齿大小的因素。齿轮模数被定义为模数制轮齿的一个基本参数,是人为抽象出来用以度量轮齿规模的数。

如果齿轮的齿数一定,模数越大则轮的径向尺寸也越大。模数系列标准是根据设计、制造和检验等要求制订的。对於具有非直齿的齿轮,模数有法向模数mn、端面模数ms与轴向模数mx的区别,它们都是以各自的齿距(法向齿距、端面齿距与轴向齿距)与圆周率的比值,也都以毫米为单位。对於锥齿轮,模数有大端模数me、平均模数mm和小端模数m1之分。对于刀具,则有相应的刀具模数mo等。标准模数的应用很广。在公制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同步齿形带传动和棘轮、齿轮联轴器、花键等零件中,标准模数都是一项最基本的参数。它对上述零件的设计、制造、维修等都起着基本参数的作用(见圆柱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