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齿轮工艺制作(齿轮工艺设计)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2-12-15 13:47   点击:27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齿轮工艺设计

厚度仅1mm? 薄板环氧树脂件不耐高温和冲击,一般会因为增强需要添加玻璃纤维,双组份反应时间短不好注塑。如内孔较大,可制成筒料再在车床上割成盘形薄板。

大批量的环氧树脂薄板件,齿形两种加工办法:

1、多层叠起来滚齿(注意两端面要平整平行,否则压不紧,不好加工)。

2、精冲成形,需要双动冲床,先压住再冲齿。生产率高但对模具要求严格,

2. 齿轮工艺设计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头数(number of thread,number of start),是指滚刀螺旋线的螺纹头数。

常用的加工外啮合直齿和斜齿圆柱齿轮的刀具。加工时,滚刀相当于一个螺旋角很大的螺旋齿轮,其齿数即为滚刀的头数。工件相当于另一个螺旋齿轮,滚刀彼此按照一对螺旋齿轮作空间啮合,以固定的速比旋转,由依次切削的各相邻位置的刀齿齿形包络成齿轮的齿形。

常用的滚刀大多是单头的,在大量生产中,为了提高效率也常采用多头滚刀。多头滚刀指有多头螺旋线的齿轮加工用具,比单头滚刀的精度要低,效率要高。

3. 齿轮工艺设计论文

阅读齿轮相关标准可以达到部分目的。从GBT3374基本定义开始;熟悉齿轮参数的几何计算;然后着重3480强度校核1.2.3材料,润滑,结构等,最好能完全掌握强度校核的计算方法;如果可以接触Romax,masta等专业齿轮箱软件可以与标准交叉对比学习;

然后就可以深入到专业论文和国外的相关书籍,比如仙波正庄的《高强度齿轮设计》等等;当然不要忘了关注具体行业内齿轮设计所关注的特性。

4. 齿轮工艺设计网

齿轮的加工工艺过程包括以下过程:严格按照制坯——正火——粗车——调质——精车——制齿——齿面猝火——(磨齿)的工艺流程。

齿轮的毛坯件主要是锻件、铸件,对毛坯件首先进行正火处理,然后进行粗车加工,按照齿轮设计要求,先将毛坯加工成大致形状,保留较多余量; 再进行半精加工,车、滚、插齿,使齿轮基本成型;之后对齿轮进行热处理,改变齿轮的力学性能,按照使用要求和所用材料的不同,有调质、渗碳淬火、齿面高频感应加热淬火等;对齿轮进行精加工,精修基准、精加工齿形。

5. 齿轮工艺设计方案范文

主要就是这两种方法了,成型法就是直接使用齿轮成型铣刀将齿谷铣出,优点是能在铣床上就能获得齿轮,在设备受限制的情况下考虑.缺点不少,为了减少刀具的数量而将齿数分段,在一段齿数内用一把刀,从而齿型会带来系统误差.展成法是利用刀具和齿轮形成展成运动,来加工齿轮.主要有滚齿和插齿,滚齿是模拟蜗杆齿轮啮合来加工的.插齿是用模拟两个齿轮啮合来加工的.滚齿用的多,因为滚齿的滚刀的齿形是直线的,方便加工,而插齿的刀具就是一个铲背了的齿轮,齿形是渐开线,加工起来没这方便.但插齿能用在一些滚齿不能加工的位置上,如内齿和退刀距离过短的双联或多连齿轮.在齿轮的精加工有剃齿和磨齿.同样是展成法,剃齿的优点是效率高但不能用于硬齿面.磨齿就相反

6. 齿轮工艺设计车削

技巧是:一般可以先在普通螺丝车床上粗车,留出0.25-0.38mm的余量,然后于热处理后再利用硬质材料车削技术完成精加工。

对硬质材料车削的另一要求是刚度,包括机床、刀具和工件、机床装置中的任何环节若缺乏刚度,就会引起震颤,为了能够获得能与磨削相比的精度和尺寸公差,机床从床身起就必须具备特别高的刚度。

传统的铸铁床身与花岗岩聚合物相比,是不适合进行硬材料车削的。聚合物床身的抗振动能力比铸铁高20倍,使主轴上的振动只有装在铸铁床

7. 齿轮工艺设计实训总结

齿轮侧隙在设计时应该注意不能大于等于两叶轮齿合间隙。实践证明,当齿轮侧隙大于叶轮间隙的三分之二以上时,两叶轮在运转时会产生碰撞现象,遇到这中情况,两齿合齿轮就需要更新或者重新调整。

齿轮与轴采用精度较高过渡配合,固定齿轮用的键采用特殊公差配合,防止齿轮键松动,使齿轮能够紧密的固定在轴上,以避免一旦齿轮松动后,使齿轮侧隙加大,以致两叶轮会发生碰撞现象。

低流量、低压力、低转速的罗茨鼓风机一般采用封闭式油箱,在主轴端上装一油盘飞溅润滑齿轮,对于大流量、高压、高转速的罗茨鼓风机齿轮多采用机油泵循环润滑。

8. 齿轮工艺设计说明书

齿数z、模数m、分度圆直径d、齿顶圆直径da、齿根圆直径df;设计时,至少要计算m和d中的一个,再来确定d(或m)和z,对于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参数的关系为:d=mzm=p/π (p为齿距)da=d+2ha=d+2m (式中,ha=m)df=d-2hf=d-2.5m (式中,hf=1.25m)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