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齿轮泵粘度范围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7-17 13:40   点击:188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齿轮泵粘度范围

  混合物在齿轮泵蜗壳出口被隔舌剥离,沿短管进入分离室。在分离室内空气被分离出来,由出口管排掉,而水仍经左右回水孔流向叶轮外缘,并与吸入管空气相混合。如此反复循环,逐渐将吸入管路中的空气排尽,使水进入泵内,完成自吸过程。

  内混式的自吸泵,工作原理与外混式自吸泵相同,其区别只是回水不流向叶轮外缘,而流向叶轮入口。内混式自吸泵在启动时,须打开叶轮前下方的回流阀,使泵内液体流回到叶轮入口。水在叶轮高速转动的作用下与吸入管来的空气相混合,形成气水混合物排至分离室。在这里空气排出而水又从回流阀返回到叶轮入口。如此反复进行,直至空气排尽,吸上水来。

  自吸齿轮泵的自吸高度,与叶轮前密封间隙、泵的转数、分离室液面高度等因素有关。叶轮前密封间隙越小,自吸高度越大,一般取为0.3~0.5毫米;在间隙增大时,除自吸高度下降外,泵的扬程、效率均降低。泵的自吸高度随叶轮的圆周速度u2的增大而增大,但到大自吸高度时,转数增加而自吸高度就不再增加了,此时只是缩短自吸时间;当转数下降时,自吸高度则随着下降。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自吸高度还随着储水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也不能超过分离室的佳储水高度)。为了在自吸泵中更好地使气水混合,叶轮的叶片须少些,使叶栅的节距增大;并宜采用半开式叶轮(或叶轮槽道较宽的叶轮),这样更方便于回水深入地射进叶轮叶栅中。

二、齿轮泵粘度高用那种

离心泵一般适用于粘度小于120厘沲的液体。

离心泵是最常用的泵,一般用于流体不含固体颗粒且粘度小于120厘沲的液体,如自来水、汽、煤、柴油等。

如需要输送高粘度的流体,如液体沥青或石蜡等,可以选用螺杆泵或齿轮泵,它们可以输送高粘度流体,但流量比较小。

三、齿轮泵 粘度

350bar,

这个不是绝对的,根据物料。

温度。泵的性能等都有影响,一般几公斤到几十公斤不等; 内啮合齿轮泵的出口压力不会超过16bar,主要取决于系统的背压。外啮合齿轮泵压力会更高,能到350bar(依据介质和粘度而定)。希望可以采纳我的建议

四、齿轮泵粘度影响大吗

齿轮泵泄压是由于内泄量较大,影响内泄量的因素就有油液的粘度,由于齿轮泵内部的密封是靠间隙密封,当油液的粘度越低,泄漏量就越多,通俗点说就是油液越稀越容易泄漏,但是并不是油液越稠越好,太稠了会影响齿轮泵的性能。

而油液的粘度受温度的影响,如果用常温粘度的油液,当温度高了时,油液会变稀,内泄就会增大,造成泄压。

五、齿轮泵流量与粘度之间的关系

一般而言,叶片泵的最小工作粘度不应低于10mm²/s,而最大启动粘度不应大于700 mm²/s。柱塞泵的最小工作粘度不应低于8mm²/s,最大启动粘度不应大于1000mm²/s。

齿轮泵要求粘度较大,最小工作粘度不应低于20mm²/s,最大启动粘度可达到2000mm²/s。

六、齿轮泵用多少粘度的油

在齿轮泵、高温齿轮泵中,一对啮合着的、齿数相同的齿轮安装于壳体内部,齿轮的两端面由端盖密封,这样两个齿轮就在壳体内腔分成了左、右两个密封的油腔,并且每个齿间都形成一个密封的工作容积。

  高温齿轮泵适用于输送不含固体颗粒和纤维,无腐蚀性的高温液体,介质温度可达250℃,粘度为5-1500cst,下面让我们来介绍下有关齿轮泵、高温齿轮泵的流量公式为:

从能量转换的角度来看,齿轮泵是完成系统的*一次能量转换的装置,即把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成

油液的液压能。

  Q=2qZnηv

  式中Z——齿数;

  q——两齿之间坑的容积,立方米。

  n——转数,转/分;

  ηv——容积效率,对一般的齿轮油泵,其值可取为0.70~0.9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