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酒酿造设备的(酒酿造设备的原理)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2-08 20:39   点击:288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酒酿造设备的原理

酿酒就是粮谷中的淀粉转化为酒的过程,分为糖化和酒化两个阶段。糖化阶段是粮谷在预处理和各种生物酶作用下转化为可发酵的糖类,酒化阶段则是水解后的糖类在微生物作用下代谢产生酒精。

白酒多以含淀粉物质为原料,如高粱、玉米、大麦、小麦、大米、碗豆等,其酿造过程大体分为两步:首先是用大曲、小曲米曲霉、黑曲霉、黄曲霉等将淀粉分解成糖类,通过选粮、蒸煮、摊晾、撒曲、做箱、培菌、称为糖化过程,由淀粉原料转化为糖内糖成为酒的转变。

由酵母菌再将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白酒中的香味浓,主要是在发酵过程中还产生较多的酯类、高级酯类、挥发性游离酸、乙醛和糠醛等,白酒的酒精含量一般在60度以上。

二、酿酒设备构造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发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蒸酒锅。

背景技术:

酒的生产工艺,第一步,将酿酒的原料玉米、小麦、荞麦、高粱、稻谷都可以做酿酒的原料放到一个容器中用水浸泡;第二步,将原料蒸熟;第三步,原料蒸熟以后出笼,并将出笼后的原料平铺在地上冷却,当熟的原料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给原料洒上酒曲,并将原料和酒曲均匀搅拌;第四步,将拌有酒曲的原料放到酒槽里面发酵,不同的季节,其发酵的时间不一样,天气冷的时候发酵时间较长,天气热的时候发酵的时间较短;第五步,将发酵好的原料放到蒸酒锅里蒸,根据酒精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的原理,通过加热发酵好的酒醅,产生酒蒸汽,再通过冷却酒蒸汽将蒸汽转化为酒液的工作原理完成蒸馏。

但是,现有的蒸酒锅在蒸煮过程中,如果需要添加微量元素,则需要将蒸煮锅的锅盖拿开放入,时间较长并且操作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蒸酒锅,能够在蒸煮过程中,在不需要打开盖子的前提下,添加微量元素。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蒸酒锅,包括蒸酒器和冷凝器,蒸酒器和冷凝器通过冷凝管道连接,冷凝器底部设置有出液管,蒸酒器顶部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顶部开设有通孔,冷凝管道一端与通孔连接,另一端伸入冷凝器内,

蒸酒器内下部设置有放料板,放料板上设置有出气孔,

放料板将蒸酒器分隔成放料区和蒸煮区,蒸煮区内设置有与外部蒸汽装置连接的蒸汽管,蒸汽管伸入蒸煮区内一端为开口结构,右侧壁上开设有进液口,进液口上设置有进液管,进液管上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进液管顶端设置有漏斗。

进一步,蒸酒器顶部上边沿周向开设有凹槽,密封盖外边缘垂直设置在凹槽上方,蒸酒器侧壁上设置有与凹槽连通的滤水孔。

进一步,蒸汽管上设置有与其垂直设置有分气管,分气管顶端为开口结构。

进一步,冷凝器内设置有与冷凝管道连接的接液管,接液管上分别连接有与接液管连通的分液管,分液管与接液管垂直设置。

进一步,冷凝管道出液端转角均设置为圆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1.本实用新型在蒸酒器的底部设置有进液管,在需要添加微量元素时,开启进液管上的阀门,从进液管中加入微量元素溶液,然后在蒸汽的作用下,微量元素蒸发随着酒精进入到冷凝器中,在不需要打开盖子的前提下,添加微量元素。

2.设置有漏斗,能够方便加料,避免料液污染环境。

3.在蒸酒器顶部上边沿周向开设有凹槽,密封盖外边缘垂直设置在凹槽上方,在蒸煮过程中,密封盖内壁上的液体沿着边缘进入到凹槽内,然后从滤水孔排出,增大蒸馏酒的洁净度。

4.设置有分液管,增大酒的冷却路径,能够使得产生的酒蒸汽冷却较完全。

5.冷凝管道出液端转角均设置为圆角,能够避免物料在弯角处堆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蒸酒器、2-冷凝器、3-冷凝管道、4-出液管、5-密封盖、6-放料板、7-蒸汽管、8-进液口、9-进液管、10-阀门、11-漏斗、12-凹槽、13-滤水孔、14-分气管、15-接液管、16-分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蒸酒锅,包括蒸酒器1和冷凝器2,蒸酒器1和冷凝器2通过冷凝管道3连接,冷凝器2底部设置有出液管4,蒸酒器1顶部设置有密封盖5,密封盖5顶部开设有通孔,冷凝管道3一端与通孔连接,另一端伸入冷凝器2内,

蒸酒器1内下部设置有放料板6,放料板6上设置有出气孔,

放料板6将蒸酒器1分隔成放料区和蒸煮区,蒸煮区内设置有与外部蒸汽装置连接的蒸汽管7,蒸汽管7伸入蒸煮区内一端为开口结构,右侧壁上开设有进液口8,进液口8上设置有进液管9,进液管9上设置有阀门10,在需要添加微量元素时,开启进液管9上的阀门10,从进液管9中加入微量元素溶液,然后在蒸汽的作用下,微量元素蒸发随着酒精进入到冷凝器2中,在不需要打开盖子的前提下,添加微量元素。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液管9顶端设置有漏斗11,能够方便加料,避免料液污染环境。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蒸酒器1顶部上边沿周向开设有凹槽12,密封盖5外边缘垂直设置在凹槽12上方,蒸酒器1侧壁上设置有与凹槽12连通的滤水孔13,在蒸煮过程中,密封盖5内壁上的液体沿着边缘进入到凹槽12内,然后从滤水孔13排出,增大蒸馏酒的洁净度。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蒸汽管7上设置有与其垂直设置有分气管14,分气管14顶端为开口结构,能够增大进入蒸汽的均匀度,加快蒸煮速度。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4的基础上,冷凝器2内设置有与冷凝管道3连接的接液管15,接液管15上分别连接有与接液管15连通的分液管16,分液管16与接液管15垂直设置,增大酒的冷却路径,能够使得产生的酒蒸汽冷却较完全。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5的基础上,冷凝管道3出液端转角均设置为圆角,避免物料在弯角处堆积。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三、酿酒设备工作原理

酿酒的基本原理:自然界的微生物作用于淀粉质的谷物原料或糖质原料,霉菌作为糖化主要菌种将淀粉液化、糖化变成糖,其中可发酵性糖经过酵母发酵产生酒精,细菌作为产香的主要菌种将原料中有机物代谢生成醇、醛、酸、酯等的风味物质,发酵产物经过人工蒸馏提香便可得到蒸馏酒。

酒曲在酿酒中主要作为糖化发酵剂。传统大曲、小曲中微生物的来源,可归纳为空气、水、原料、曲母、器具和曲房环境等方面。一般来说,空气以细菌为主,原料中以霉菌为主,场地以酵母为主。

霉菌,主要功能是糖化动力。

酵母,主要功能是发酵动力。

细菌,主要功能是生香动力。

发酵:

蒸馏:

四、酒酿造设备的原理图

酿酒基本原理和过程主要包括:酒精发酵、淀粉糖化、制曲、原料处理、蒸馏取酒、老熟陈酿、

五、酿酒设备原理图片

酿酒过程是指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含一定浓度酒精饮料的过程。酿酒原料与酿酒容器,是谷物酿酒的两个先决的条件。

酿酒原料转变成酒,是由一种生物群体作用的结果。这类生物用肉眼看不见,必须用高倍显微镜才能观察。所以这类生物就叫微生物。微生物无处不在,空气、土壤、水及动物体内大量存在。微生物有好有坏。如酒曲中就含有大量有益酿酒的微生物,而我们酿酒的环境就存在大量对酿酒不利的微生物。

酿酒的技术原理就是让酒曲中的微生物大量生长繁殖,同时杜绝周围环境中有害酿酒的微生物的感染。在具体的生产操作中,应用了很多生物工程技术。因此酿酒业属于生物工程范畴,叫传统发酵工程。 微生物是利用酿酒原料中的糖分转变成酒的。所以原则上凡是含糖的原料都可以用来酿酒。糖分多糖和单糖。

正是酒曲中的酵母菌利用单糖转化成酒,这叫发酵。但大米、高粱、玉米中含的是多糖叫淀粉,酵母菌不能直接利用。所以酒曲中还含有叫霉菌的一类微生物,能把多糖切割成单糖供酵母菌利用,这就叫糖化。然而一般多糖都结合很紧密,所以需要通过高温蒸煮使多糖变松散才有利于霉菌的作用,这就叫糊化。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就产生酒了,但酒和糟是混在一起的。所以有的就把酒糟通过高温加热使酒变成酒蒸汽再冷凝成酒液,从而使酒从糟中分离出来,这叫蒸馏;而有的是通过压榨使酒液与糟分离这叫压榨。无论是蒸馏还是压榨,刚出的酒很冲,口感不好。通过存放一段时间酒就会变得柔顺谐调了,这叫陈酿老熟。陈酿后的酒虽然口感变好了。但每次酿的酒口感质量都有所差别,要使常年的出厂产品口感质量都保持一致,就需要通过勾兑调配了。

即酿酒全过程就是:酿酒原料前处理(粉碎或整粒浸泡);高温蒸煮(专业术语叫糊化);加曲糖化发酵;蒸馏或压榨;陈酿老熟;勾兑调配;包装出厂。这就是酿酒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

六、酒酿造设备的原理是

1、买八个四米直径的铜管截取两米进行手工盘圈,在直径2、5寸管上共盘7圈。

2、装好接头连接母扣后再用铜管扩口器将接头扩好。

3、将盘好的铜管拿到铁皮加工店加工成直径20厘米高40厘米的蒸馏桶。

4、用1、5米做个连接蒸馏桶的排气管管子的两头同样装好接头扩开口。

5、按照连接器公扣丝扣加工出直径14毫米内孔6毫米黄铜的蒸馏锅锅盖出气口连接器。

七、酿酒设备原理图

一、酒精发酵

酒精的形成需要具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催化条件。糖份是酒精发酵最重要物质,酶则是酒精发酵必不可少的催化剂。在酶的作用下,单糖被分解成酒精、二氧化碳、其他物质。法国化学家路易斯·帕斯特发现酒精发酵可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进行。写了“发酵是没有空气的生命活动”的著名论断。酒精发酵是最重要的酿酒工艺原则之一,酒精发酵的方法很多,如白酒的入窖发酵、葡萄酒的糟发酵室发酵、黄酒的落缸发酵,啤酒的上发酵下发酵等等。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通过人工化学合成的方法也可制成酒精,而不仅仅局限在发酵这一方法上。

二、淀粉糖化

酒精的生产离不开糖,但是在一些酿酒的原料中不一定都含有糖,这时就需要对一些不含糖的原料进行一下工艺处理,从而得到所需糖份。采用淀粉酶进行淀粉的水解。当水温超过50℃时,淀粉溶解于水,淀粉先经液化酶液化生成糊精和麦芽糖等中间产物,再经酶糖化使麦芽糖最后逐渐变为葡萄糖。我们称这一过程为淀粉糖化。从理论上说,100公斤淀粉可掺水11.12升,生产111.12公斤糖,再产酒精56.82升,但在实际工作中却达不到这个数字,这里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糖化淀粉过程一般需用四至六小时,糖化好的原料可以用来进行酒精发酵。

三、曲的种类及制曲方法

曲是一种糖化发酵剂,是酿酒发酵的原动力。要酿酒先得制曲,要酿好酒必须用好曲。制曲本质上就是扩大培养酿酒微生物的过程。用曲促使更多的谷物经糖化、发酵酿成酒,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酒的质量和产品。根据制曲方法和曲形的不同,中国白酒的糖化剂可以分成大曲、小曲、麸曲、酒糟曲等种类。

①大曲:又称块曲或陈曲,以大麦、小麦、豌豆等为原料,经过粉碎,加水混捏,压成曲醅,形似砖块,大小不等,让自然界各种微生物在上面生长而制成,统称大曲。

②小曲:又称药曲、南曲、酒药,曲坯较小,主要用大米、小麦、米糠、药材等原料制成。

③麸曲:又称皮曲、块曲,是采用纯种霉菌菌种, 以麸皮为原料经人工控制温度和湿度培养而成的,它主要起糖化作用。酿酒时,需要与酵母菌(纯培养酒母)混合进行酒精发酵。

④酒糟曲:用酒糟加麸皮制成。纤曲用纤维素酶菌制成。液体曲将霉菌接入液体培养基中制成。制曲是中国白酒重要的酿酒工艺之一,曲的质量对酒的风格影响很大,以至人们常以曲种来确定酒的名称,如大曲酒,小曲酒等。

四、原料处理

任何酒品的质地优劣首先决定于原料处理的好坏,酒品的酿造务必在原料处理上下工夫。酒业圈中有一句俗话“三分技术,七分原料”,说的是要酿出好酒原料是根本,技术是关键。我国地域辽阔,酿酒原料种类甚多。如黑糯米、薏仁米、乔麦、小米等五谷杂粮,都是酿酒的绝好原料。不同的酿酒原料的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常见的有选料、洗料、浸料、碎料、配料、拌料、蒸料、煮料等等。酒类新产品开发空间很大,可以利用本地特产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酒类产品。

五、蒸馏取酒

蒸馏是提取酒液的主要手段。酿酒原料经过发酵后获得的酒精和水份,同时还含有一部分香型物质。如何将酒精分离为气体和液体呢?酒精的理化性质对我们有所启示:酒精气化温度为78.3℃,发酵过的原料只要加热至78.3℃以上,就能获得汽体酒精,冷却之后即为液体酒精。不同质量酒液的形成是因为由于温度的作用,在加热过程中,水分和其它物质会掺杂在酒精之中,随着温度的变化,掺杂的情况也随之变化,蒸馏温度在78.3℃以下取得的酒液被称作“酒头”;78.3℃-100℃之间取得的酒液被称作“酒心”;100℃以上取得的酒液被称作“酒尾”。酒头和酒心的质量较好,杂质含量较低,为了保证酒的质量,酿酒者常常有选择的取酒。我国名酒用“掐头去尾”工艺进行蒸馏取酒的不乏其例,世界名酒酿造大多采用此方法。

六、老熟陈酿

刚生产出来的新酒,有辛辣味且不醇和,只能算半成品,一般都需要经过贮存一定时间,让其自然老熟,可以减少新酒的刺激性、辛辣味,使酒体绵软适口,醇厚香浓,口味比较协调,这种现象在酿酒行业里称为“老熟”或“陈酿”。如法国勃艮地红葡萄酒和中国黄酒;许多酒的新酒常显得淡寡单薄,如中国白酒和苏格兰威士忌酒。这些酒都需要贮存一段时间后才能由芜液变成琼浆。陈酿的做法是将酒放在陶、瓷或酒海等具有轻微透气、渗漏性的容器内。如法国勃艮第红葡萄酒用大木桶装室内贮存,中国黄酒用坛装泥封口入土贮存。有的中国白酒用瓷瓶贮存,有的苏格兰威士忌用橡木桶贮存。随自然界温度变化而不人工调整。在陈酿期间,使酒质发生变化的奥妙在于随着贮存日期的不断延长,酒体进行自发的反应。当然对陈酿也有一定的限度,并不是越陈越好,要根据酒型、气温等各方面的条件决定。世界上众多的名酒之所以味美优雅,与其陈酿的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陈酿中各种变化对酒体影响较大,或许挥发增醇,或许浸木夺色,酒品的风格在老熟陈酿过程中逐渐完美明朗起来。

七、勾兑工艺

勾兑是酿酒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工艺。简单说就是白酒刚酿造出来以后,不同车间出的酒味道是不一样的,由于原料质量不稳定,生产季节更换,操作工人变更等原因,人们不可能总是获得完全相同质量的酒液,这时就需要勾兑统一口味,去除杂质,协调香味。然而勾兑不是简简单单的向酒里掺水,而是包括了不同基础酒的组合和调味,是平衡酒体。有时一种年龄的酒兑上另一种年龄的酒,一个地区的酒兑上另一地区的酒,一个品种的酒兑上另一品种的酒,都能得到色、香、味、体更加协调的新酒品。这是一种保持独有风格的专门技术。不同的酒有不同的风格,勾兑时务必将各种相配或相克的因素全面考虑进去。这个工作难度颇大,个人经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勾兑工艺中选择和确定配兑比例是最关键的工作,好的勾兑者在不少名酒产地被誉为艺术大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