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自动灌溉设备(自动灌溉设备家庭)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06 00:03   点击:184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自动灌溉设备家庭

滴灌带是现在节水灌溉技术—滴灌技术中的一个重要道具,现在滴灌技术已经在我国的大江南北广泛应用开来。而为了获得较好的灌溉效果,禄本节水提示我们在铺设滴灌带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安装滴灌设备的地块要整地细碎,拣净根茬。根茬、石块、杂草等物容易扎破滴灌带和将地膜托起后造成水汽在地膜内积水,形成透镜效应。

2.安装时工作人员要认真阅读各部件使用说明,用正确的安装方法连接各部件。

3.铺设滴灌带时要保持迷宫侧朝上(即压纹突起侧朝上)平铺于膜。下,不得铺反,不得拧劲。

4.干、支、附管一但安装到地块后,严谨农机、农具碾压、刮碰到管道,避免外力损伤减少使用寿命。

5.若用机械铺设,滑轮及转动机构一定要安放轴承,保证滑轮转动灵活,不能抻拉滴灌带,造成迷宫变形影响滴水量。

6.铺设时可将滴灌带进行浅埋,避免焦点灼伤。也可在滴灌带上或地膜上铺上一层厚1毫米左右的土层,破坏透镜的形成,避免灼伤。

7.滴灌设备安装完成后,要安排专人管理严禁他人私自拆装,开闭阀门。

8.系统安装完后要及时给滴灌系统送水,防止阳光紫外线爆晒加快管道、滴灌带老化。

2. 全自动灌溉设备

果园灌溉设备施肥就是通过灌溉系统为果树提供营养物质的过程,也有“加肥灌溉”、“水肥耦合”、“随水施肥”、“肥水灌溉”、“肥灌”等多种叫法。

灌溉施肥作为一种先进的肥水管理技术,可根据果树生长各个阶段对养分的需要和气候条件等准确地将肥料补加和均匀地施在根系附近,降低了肥料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减少了土壤对肥料养分的固定和大水漫灌以及过量施肥而引起的渗漏浪费和环境污染,有利于根系吸收养分,给根系生长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适宜水分和养分浓度。

水肥同时供应,可发挥二者的协同作用,提高了肥料的利用效率,缩短了追肥时间,减少了施肥用工,增加了产量,提高了果实品质。一般在有灌溉条件的果园,将可溶性化肥通过施肥器注入滴灌或喷灌系统。

在旱地苹果园,可通过将化肥溶解成百分之0.1以下的化肥水,在树冠周围地下分3~4个点通过施肥枪直接注入或挖土灌入土壤。

3. 先进的自动灌溉技术

灌溉系统布局合理

灌溉系统效果均一,不会产生区块差异。

使用智能表,监测记录每次灌溉水量和其他数值

使用湿度计和土壤养分测量计,实时监测土壤水分和养分状况

灌溉管理的关键变量是时间,为了达到控制可以采用电子程序器和电磁阀实现自动控制,以便改善管理和节约成本

4. 家用自动灌溉装置

20米是一个圆的半径,求圆的面积用公式=πг2(п乘以半径的平方)约等于1256应该没算错了吧

5. 农田自动灌溉设备

常见的有风力抽水机

它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最上面是分布均匀的三个叶片中间用轴和下面水泵的叶片联动,当当天空中有风的时候,上面叶片转动带动下面水泵的叶轮转动,就会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供人们使用,从能的转化来说,它没用电也没用油,只是利用大自然风能,没有任何污染,环保绿色,可作为小型灌溉设备

6. 家用自动灌溉

可调速移动喷灌机/温室自走式喷灌机主要功能特点

自走式喷灌机是将微喷头安装在可移动喷灌机的喷灌管上,并随喷灌机的行走进行微喷灌的灌溉设备。

自走式喷灌机是常用喷灌设备之一,行走式喷灌机主要有喷灌机、运行轨道、喷灌臂、微喷头、H型支架、供水软管、供电电缆、 控制设备、传感和接收设备组成。

自走式喷灌机的主要功能特点有:

1、自动返回功能

前进运行到端点位置时,能够自动返回。喷灌机可以从起点出发到达终点后再自动返回到起点,然后停止。随意设定起点、终点位置。自走式喷灌机的启动停止全部依靠磁感应型号控制,只要挪动起点、终点的磁铁就能改变喷灌机的运行行程。

2、可无级调速

喷灌机双方向运行速度均能在4-16m/min内任意设定。设定好适当的运行速度可以大|大地提高灌溉的效率,这种功能可为温室中不同的作物提供其各自所需的的水和肥量。

3、定时喷洒

设定好喷洒周期时间,喷灌机能够自动定时喷洒。

4、具有远程遥控功能

这一功能大|大地节约了人力成本,通过遥控器,一个操作人员可以同时操作几台喷灌机。

5、遇障碍自动停车

运行途中遇到障碍物能自动停车,有效地保护了整个设备。通过中间过道时自动停止喷水,通过后自动开启。

6、可以设定连续喷洒

只要设定好连续喷洒的次数,以及每次喷洒的时间间隔就可以。控制程序及状态都可以通过控制手柄设定,操作人员只要掌握控制手柄的设定方法,就能为不同作物设定好zui佳的喷洒程序进行作业了。安装有转移轨道的温室,一台小车可满足多跨的喷洒需求。

喷灌设备/喷灌特点/自动式喷灌机/智能喷灌

7. 自动灌溉机器

b|t8-6喷灌泵就很好,流量每小时8吨,额定扬程54米,泵口直径4.0厘米。

8. 农业自动灌溉设备

在我国用得较多的有以下几种:固定管道式喷灌干支管都埋在地下(也有的把支管铺在地面,但在整个灌溉季节都不移动),这样管理更省人力,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只是设备投资很高,目前使用塑料管道的系统单位造价也有12000~18000元/公顷之间,有的甚至达到22500元/公顷。

半移动式管道喷灌干管固定,支管移动,这样可大大减少支管用量,从而使得公顷投资仅为固定式的50%~70%,但是移动支管需要较多人力,并且如管理不善,支管容易损坏。

为了避免或减少因支管移动带来的费工、易损等不足,近代发明了一些由机械移动支管的方式,可以部分或全部克服这一缺点。

中心支轴式喷灌机将支管支撑在高2~3m的支架上,全长可达400m,支架可以自己行走,支管的一端固定在水源处,整个支管就绕中心点绕行,像时针一样,边走边灌,可以使用低压喷头,灌溉质量好。自动化程度很高。我国已有产品,在华北和东北已有一定的使用经验,适用于大面积的平原(或浅丘区),要求灌区内没有任何高的障碍(如电杆、树木等)。

其缺点是只能灌溉圆形的面积,边角要想法用其他方法补灌。

此机在美国应用广泛,也值得我国在大平原地区、大规模农场推广。

滚移式喷灌机将喷灌支管(一般为金属管)用法兰连成一个整体,每隔一定距离以支管为轴安装一个大轮子。

在移动支管时用一个小动力机推动,使支管滚到下一个喷位。每根支管最长可达400m。

这种机型我国已有产品,适用于矮杆作物(如蔬菜、小麦等)要求地形比较平坦。

大型平移喷灌机为了克服时针式喷灌机只能灌圆形面积的缺点,近代在时针式喷灌机的基础上研制出可使支管作平行移动的喷灌系统。这样灌溉的面积就成矩形的。但其缺点是当机组行走到田头时,要专门牵引到原来出发地点,才能进行第二次灌溉。

而且平移的准直技术要求高。因此,没有时针式喷灌机使用得那么广泛,我国也已有产品。

其适于推广的范围与时针式相仿。

纹盘式喷灌机用软管给一个大喷头供水,软管盘在一个大绞盘上。

灌溉时逐渐将软管收卷在绞盘上,喷头边走边喷,灌溉一个宽度为两倍射程的矩形田块。

这种系统,田间工程少,机械设备比时针式简单,从而造价也低一些,工作可靠性高一些。但一般要采用中高压喷头,能耗较高。

适合于灌溉粗壮的作物(如玉米、甘蔗等)。

也要求地形比较平坦,地面坡度不能太大,在一个喷头工作的范围内是一面坡。

该机型我国也已有系列产品。

中、小型喷灌机组这是我国在70年代用得最多的一种喷灌模式,常见的形式是配有1~8个喷头,用水龙带连接到装有水泵和动力机(多为柴油机与电动机)的小车上,动力功率为3~12马力居多。使用灵活,每公顷投资为固定管道式的20%~60%,移动费劳力大,管理要求高,近年来,发展的规模似有降低的趋势,只适用于中小型的农场和田块。

但投资较低,使用灵活以上各种喷灌形式各有利弊,各自适合于不同的条件,因此只能因地制宜地决策选用用途和优缺点喷灌几乎适用于除水稻外的所有大田作物,以及蔬菜、果树等。

它对地形、土壤等条件适应性强。但在多风的情况下,会出现喷洒不均匀,蒸发损失增大的问题。

与地面灌溉相比,大田作物喷灌一般可省水30%~50%,增产10%-30%。

优点是使农田灌溉从传统的人工作业变成半机械化、机械化,甚至自动化作业,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但在多风、蒸发强烈地区容易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有时难以发挥其优越性,在这些地区进行喷灌应该对其适应性进行进一步分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