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五华肉丸机厂(五华肉丸怎么做)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7 20:20   点击:29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五华肉丸怎么做

酿豆腐:相信你吃过吧?周边最有名的五华特色,现在外面很多地方都有酿豆腐,但跟五华根本无法对,为什么呢?因为五华是个穷地方,我们做出来的的豆腐是用纯黄豆磨出来的,鲜嫩却又结实。

肉馅佐料多样,香菇、蒜头、鱿鱼等等。 客家娘酒:也就是糯米酒了,地地道道的农家产品,酒精量低、香甜可口、老少皆宜。 “酿板”:客家名字,类似饺子,比饺子大几倍,皮用糯米粉,馅一般是韭菜加猪肉。 还有,我们年货:“腐衣"、“煎堆”、“甜板”……这些都是比较有特色!而且这些必须是农村家庭自己做出来的,如果在市场买的就要低好几个档次了!!!! 市场上卖的则有:水寨肉丸--清脆爽口。

劳动人民是伟大的,基本上每户人家都有自家拿手的好菜,像我爷爷的白酒加糖炒肉,奶奶做得辣椒酱,妈妈做的油焗鸡,哥的炒生面。

2. 五华肉丸怎么做才有弹劲

广东梅州市地方特产 梅州市 兴宁市 兴宁龙田龙眼、宁塘毛笔、“珍珠红”糯米酒、坭陂猪、纸扇。

水口镇:大坑陶瓷。刁坊镇贵丰村:红汹。叶塘镇胜青村:石子岗石雕、花灯罗花灯。叶南镇:西山缸、瓦陶器烧制品,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梅县 丙村沙田柚、清凉山茶。松源镇:麦芽糖。隆文镇:土纸、竹席。畲江镇:萌姜、菊花糕。西阳镇合溪村:清凉山茶、仙人草。蕉岭县 新铺花生、黄坑绿茶、三圳烤烟。蕉岭大理石:该石晶莹温润,似汉白玉,有半透明感;部分石料有天然云状花纹,呈山水云雾之状,绚丽多彩。徐溪镇:黄坑茶。长潭镇、百美村:百美茶、宁化橘。大埔县 西岩茶、“银江杉”、“高陂竹”、三河石门岭杨桃、百侯芒果、大东和双溪板栗、蜜柚。大埔凉粉糕:已有800年历史。呈半透明凝固状,具棕褐至茶褐的仙人草本色。含胶质多,富弹性,有天然仙人草风味,并略带碱香。食用时,可加入白糖或牛奶,爽滑可口,清凉解热。有清热滤湿、凉血降暑等功效,主治急性风湿关节炎,高血压,糖尿病,中暑,风热感冒等。日饮该糕一小碗,对降血压有较好疗效。大埔高陂瓷:产地高陂镇。有青瓷、薄胎瓷、釉下青花、釉下五彩等。著名产品为豆青竹节茶具、豆青竹节笔筒及豆青竹节杯,釉色别为深浅,颇为素雅。薄胎瓷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被称为白玉瓷,精巧玲珑,秀丽典雅。釉下青花瓷瓶及釉下五彩瓷瓶,色彩斑斓,精巧细腻,绿如翡翠,白胜羊脂。该瓷创始于宋,已历经700余年。茶阳镇:竹器编织。百侯镇:“帽山茶”。枫朗镇:“西岩茶”。光德镇富岭村:釉下青花瓷、红花厚胎瓷。三河镇:三河豆腐干、石门岭杨桃。三河镇旧寨村:黄贡萝卜。丰顺县 铜盘李、汤南菜脯、黄金橙糖、枇杷、云片糕。汤坑镇:铜盘李、汤坑肉丸、太平楼葫蒜、下潭萝卜。汤坑镇铜盘村:铜盘李。黄金镇:黄金竹。丰良镇:米粉、甘薯粉丝。潘田镇:潘田米酒。汤南镇、汤坑围村:菜脯(萝卜干)。汤西镇:红糖、仙人草、鱼藤、李。龙岗镇马图村:马图绿茶。潭山镇:景泰蓝工艺品。上八乡镇苏坪村:笔架山茶。五华县 五华细核荔枝、棉洋桃驳李、五华三黄鸡、聚通豉油、转水和棉洋红汹、五华长乐烧酒、铁器、石雕、木刻、竹器编织。河东镇:木刻、木家具、石雕工艺。棉洋镇:天柱山茶。安流镇:苦瓜、芹菜。硝芳镇:铁锅。岐岭镇:长乐烧酒、豆腐。转水镇:红汹、酒饼。华城镇:小教塘细核荔枝、全和杨桃。华城镇塔岗村:社岭下蔬菜。桥江镇:天柱山茶。锡坑镇:咸面加工。文葵镇:竹器编织。大田镇:大田果合柿饼。平远县 香菇、黑木耳、茅坪锅笃茶、仁居烤烟、泗水金橘。仁居镇:仁居烤烟。东石镇:“锅笃茶”。石正镇:柿饼、南台茶。差干镇上坊村:陶器。上举镇:水柿花、茶叶、“化州橘”。泗水镇:宁化橘。茅坪镇:锅笃茶、天门岌茶。

3. 五华肉丸的做法和配方

主材:精瘦肉(不要带筋膜,影响口感)、肥肉、虾、荸荠(又称:马蹄)、干香菇.

调料:盐、口味重的可以放味精(个人不主张用)、土豆淀粉、鸡蛋清、白胡椒粉、白糖、料酒、高汤、姜汁.小葱花、香菜.

方法步骤:

1、把精瘦肉和肥肉在菜板上剁茸(精瘦肉和肥肉的比例是8:2),新鲜虾两只开背去掉虾肠线剁茸,荸荠剁茸,干香菇泡发后挤干水份剁茸然后装在盆里顺时针第一次用手搅拌均匀后加入土豆淀粉再次用手搅均匀。

2、依次加入:味精、胡椒、白糖、盐、姜汁、料酒、蛋清后用手搅拌均匀。

3、高汤分三次加入肉茸,每一次加入都要用手顺时针均匀力度一直不停的搅拌上劲,感觉到肉肉有点弹性略成型时,直接把肉从盆里拿出来在盆和手中回的摔打增加弹性,注意此时要固定好盆,免得摔翻了就前功尽弃了。

4、大锅宽水或高汤冷的用火慢慢烧,将已经初加工好的肉肉端到锅边,用手团起肉肉后用手部虎口位置挤成圆剂子后用勺子快速的舀离下锅,待锅内汤开后丸子已经熟了。

5、取碗将丸子舀出后加原汤,放入合适自己口味的调料,最后撒上葱花和香菜,这道猪肉丸子就做好了。

4. 五华肉丸怎么做的

特产有柴沟堡熏肉、盐锔鸡、客家娘酒、白渡牛肉干、平远梅菜干、金柚、单丛茶、梅县清凉山茶、大埔笋板、蕉岭河鲜、五华肉丸、平远酿酒、梅县金柚、笋干、还有脐橙、丰顺的姜糖、酿豆腐、梅城金山顶的牛杂,梅菜干,兴宁的za粽、蕉岭的鸭血板,三及第。

5. 五华肉丸怎么做才爽口

第一道客家地区酒席必备的餐前用汤(又名凤凰投胎),汤里浓中带清,有浓郁的鸡香味和胡椒香气

特点:首先饮原汁原味的猪肚包鸡汤;接着将猪肚包鸡斩件后放入汤中继续煲5~10分钟,吃猪肚和鸡肉,猪肚爽口异常,鸡肉鲜嫩可口,汤的味道更增添了鸡的鲜味;然后放入菜干、香菇等干类杂菜,吸收肉味,汤味变得清甜;最后加入肉丸、鲜鸡什、粉肠等肉类,汤水越加浓郁美味。

用料:一只猪肚,一只土鸡,胡椒根二两,姜一块。

制作:

1、洗猪肚:先自来水冲洗外面,然后把猪肚翻过来洗里面,洗里面的时候是把猪肚放在盆里(不要放水),加花生油一小勺、淀粉三小勺(多一点没有关系的)、盐三小勺(多一些没有关系),然后用两只手猛抓猪肚,然后用自来水冲干净,反复这样的程序2——3次,猪肚的臭味就没有了。

2、整鸡一只(不要超过两斤),洗好。

3、把一只整鸡塞到猪肚里面就OK了。

4、把猪肚鸡和胡椒根、姜放到瓦褒里,加水刚好盖住猪肚就可以了。

5、起火,猛火煮开,温火继续煮大概两个小时,最后加点盐吧。

在清朝乾隆年间,宜妃在生完太子之后,因身患胃病,身体虚弱,乾隆吩咐御膳房炖补品给宜妃养身,结果多番伺弄仍不见效果,最后御膳房想到把民间传统坐月子吃鸡汤的想法加以改良,把鸡猪肚加上各名贵药材炖汤,宜妃吃后果然胃口打开,脸色慢慢红润光泽起来,更加美艳动人了,此后,乾隆帝将其命名为胡椒猪肚煲鸡,继而在民间广为流传。

材料:猪肚,鸡,干香菇,糯米,针线.

做法:

1,一个整猪肚,用面粉抓洗干净,再点些醋,盐,酒浸洗,也可以用洗米水来洗猪肚,这样清洗就可以去掉异味了。

2,糯米半斤,浸泡几小时后控干,放入少许酱油盐鸡精葱姜碎拌好。

3,鸡洗净后用盐酒奄一会,然后在鸡肚里塞上泡好的香菇、姜葱,糯米少许。

4,现在可以开始了,在洗好的猪肚里塞进处理好的鸡,猪肚与鸡的空隙里再塞些糯米,然后把猪肚的开口处用线扎紧封口,把这些东西放入高压锅,加盐少许,加葱结,姜块,胡椒,党参,玉竹,黄酒等,再加入水,压45分钟即可。

第二道:酿豆腐 (梅县的为三角,兴宁、五华的为四方)

是客家菜的代表,鲜嫩滑香,营养丰富。一家煮,十家香,是客家逢年过节的保留菜式。

特点:汤汁香浓 嫩香可口 原煲上席。

用料:

去皮上肉6两,鲜鱼肉茸2两、豆腐16块、精盐、味精、胡椒少许、淡汤2勺、清水2两,花生油3两。

制作:

1、将上肉切成料,加入鱼肉茸,调味拌挞至起胶成肉馅;

2、在每件豆腐中间挖出长2.5公分,宽1.5公分小洞,把肉馅酿入小洞内;

3、猛火烧镬,把豆腐逐块排放入煎镬内,慢火煎至金黄色,放入二汤,调味,放入少许豆豉焖熟,调入老抽,逐块排放在碟,淋上芡汁、香油,撒上葱花、胡椒粉即成。

第三道:盐焗鸡

咸香是客家菜的特色,而盐焗鸡最好地体现了这一点。皮爽肉滑骨出味,故有天下第一鸡的称道。东江菜也因为有盐焗鸡而在以食鸡闻名的广东与潮州菜、广州菜齐名。

特点:色彩微黄 皮爽肉滑 骨香味浓。

用料:

光鸡一只、精盐2钱、酒、八角少许、姜2片、葱2条、纱纸(草纸)3张、猪油2两、老抽2钱、粗盐3斤。

制作:

1、光鸡吊干水份、将鸡内涂上精盐,把生姜、葱条、八角、沙姜、酒放入内膛,涂上老抽;

2、将纱纸铺平,涂上猪油,然后把鸡包好;

3、将粗盐炒至滚热,然后扒开中心,将包好鸡放入焗至熟,取出拆开纱纸;

4、将鸡手撕成块,皮、肉分离,然后砌回鸡形便成,食时佐以沙姜油盐调味汁。

第四道:梅菜扣肉

梅菜也是客家特产,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清甜爽口。用梅菜制成“梅菜扣肉”味浓酥香、肥而不腻、美味爽口,深受民众喜爱 。

特点:色泽金黄,味道香浓,肉质酥烂,肥而不腻。

主料:

梅菜(最好是客家咸菜)半斤、五花肉一斤、蒜仁、胡椒粉、味精、白糖、植物油、盐、清水少许 。

制作:

1、把猪肉的肉皮刮洗干净,放入冷水锅中,上火煮至八成熟,捞出用净布擦去肉皮上的水分,趁热抹上酱油。

2、锅上火,倒入植物油,烧至八成热,将五花肉皮朝下放入锅中炸至深红色,捞出晾晾,皮朝下放在砧板上,切成7厘米长、2厘米厚的大片,中间再横切一刀,不要把皮切断。

3、将肉朝下整齐地码在碗肉,肉上放梅干菜(梅菜用冷水泡软,切成小段),蒜仁、胡椒粉、白糖、盐等,均匀倒入酱油,上蒸锅蒸约30分钟至肉软烂,取出扣在盘子里即可。

第五道 红焖猪肉

色泽红润,味道浓郁甜香、肥而不腻 、口感爽滑。油润柔糯,味美异常,红红旺旺,是办喜事的必备菜。用来煮肉的粬有降血脂的功效。

特点:色泽红润、爽口软滑 肥而不腻。

用料:

靓五花脯肉1斤8两。冰糖4两、南乳2块、川椒、八角、蒜仁、红粬、客家娘酒、盐、酱适量。

制作:

1、将五花肉切成3×2公分的小块; 

2、用水放入冰糖开镬,加入豉油煮成糖胶,放入切好脯肉、酒、盐、红粬粉拌匀,慢火焖熟;

3、将焖熟的脯肉,整齐摆放在扣碗内,然后扣在碟上便成。

第六道 酿三宝

酿苦瓜、酿辣椒和酿茄子集于一盘,色泽各异,形态美观,味道独特。

特点:色泽各异 形状美观 味道独特。

用料:

凉瓜1条、茄瓜、青红角菽、三肥七瘦猪肉、水发虾米适量,鸡蛋调料等。

制作:

1、将虾米猪肉用刀剁碎,加入鸡蛋、淀粉,调味料拌匀为馅。茄瓜双飞,角椒斜切,去核,凉瓜斜刀切段,每段长约3cm,去瓤。2、将肉馅酿入瓜、茄、椒内,摆放碟中蒸熟,淋上芡汁,撒上葱花 、胡椒粉。

第七道:咸菜炒猪肠

是客家特色菜,滋味香浓、肠肥软脆。炒猪肠以前是不上酒席的,现在加入猪红(猪血)伴炒,取名肠红(长红),酒席上也常见到了。

特点:肠肥爽脆、嫩滑、有浓郁的咸菜香味。

用料:

猪肠一斤,用碱水或食盐将肠洗干净;水咸菜(潮州咸菜)半斤,洗净后切成片状。糖、盐、蒜仁调味品等。

制作:

把肥肠放入水中煮一下,捞出,呵呵,很烫,小心!用滚刀法切成小段块。加油进锅,油热放粒状大蒜,爆一下,再把肥肠丢进去,爆炒,加少许糖和盐、生抽和老抽各适量,炒匀!把备用的咸菜倒进去,用大火翻炒,当香味四溢时,也是起锅时!

第八道 娘酒醉河虾

娘酒香醇,河虾肉爽,鲜甜可口,营养丰富,原是客家妇女坐月子的主要补品,摆上筵席,别有一番风味。

特点:鲜甜香醇 酒香虾爽 美味可口。

用料:

鲜猛河虾250克、客家娘酒500克、家乐鸡粉6克、盐少许、姜6块。

制作:

客家娘酒、姜片放进水煲,加生猛河虾、味精、盐煲熟即可。

第九道 咸香鸭

色泽金黄,香味浓郁,是一味独特的下酒好菜。

特点:鸭香味浓 主味突出 咸甜可口。

用料:

靓鸭1只、卤水1斤、陈皮、生姜、沙姜、芹菜梗、葱、蒜等调料适量。

制作:

先将鸭宰净,加入调料酱料等;腌制约1小时,捞起晾干水放入油锅炸至金黄色,然后放入秘制卤水煲30分钟捞起,切块上碟即可。

第十名 上汤桂花鱼

鱼色乳白,口感鲜美,清甜嫩滑。

特点:刀工精细 口感嫩滑 清甜味鲜。

用料:

桂花鱼1条(约1斤2)、南丝2两、淡汤2斤半、盐、味精、胡椒粉适量、姜片。

制作:

1、先将桂花鱼去鳞、宰净、起肉、切成块、鱼骨斩块;   

2、起镬,将鱼肉拉油,鱼骨煎透加入二汤滚成奶白色,起镬放入碟瓷上,把菜煨熟,摆放在菜式两边即成。

第十一道 开锅肉丸

梅州地区的特色小吃,是一种地道的客家菜。从锅里拿出来趁热吃,味道很鲜美。香气扑鼻,松软爽口。

特点:

鮮美爽口、滑而不腻、口味香浓。以梅州市梅县丙村的开锅肉丸最为正宗。

用料:

视人数而定(3人份)。500克五花肉、150克的木薯粉、干鱿鱼100克、香菇50克、虾米50克、盐、鸡精、胡椒粉。少许葱花。

制作:

1、把五花肉、(干鱿鱼、香菇、虾米用温开水泡半个钟),切成末,然后用锅炒熟备用(五花肉不用炒,用生的)。

2、把木薯粉和以上材料加少许水混和,加胡椒粉(各人喜好的量),盐,鸡精搅成团(也可放少许酱油)。

3、拿一个蒸盘在蒸盘里涂上少许的油。把弄好的团捏成一个个丸(不要太大)放在上面。把锅里放冷水烧开,把肉丸放到锅里蒸12-15分钟。然后可以出锅了。出锅之前可以在上面撒一些胡椒粉和葱花或香菜,味道会更好。

第十二道 客家盆菜

口味独特,具有了客家菜系“咸、肥、香”三大特点,集十几种滋味混为一体,食者一层一层吃下去,层层不同,层层美味,确实令人回味无穷,广受大众所喜爱,还被誉为“客家第一盆”之称。

6. 五华肉丸的制作流程

第一名:酿豆腐

是客家菜的代表,鲜嫩滑香,营养丰富。一家煮,十家香,是客家逢年过节的保留菜式。但传统上酿豆腐不上大席哦。

第二名:盐焗鸡

咸香是客家菜的特色,而盐焗鸡最好地体现了这一点。皮爽肉滑骨出味,故有天下第一鸡的称道。东江菜也因为有盐焗鸡而在以食鸡闻名的广东与潮州菜、广州菜齐名。

第三名:炒大肠

炒大肠味道佳、兆头好,长长久久,有钱长。是“打斗四”的经典菜。主要有姜丝炒大肠、黄豆炒大肠、酸笋炒大肠等等。不过,它排第三名确实匪夷所思,但这是民主。

第四名:红焖肉

红焖肉与梅菜扣肉、香芋扣肉、赣南荷包胙等等客家名菜齐名,油润柔糯,味美异常,红红旺旺,是办喜事的必备菜。以前说用来压碗底的菜,就是怕菜食得太光,主人没面。用来煮肉的粬有降血脂的功效。

第五名:搏丸烩

搏丸烩,有牛肉搏丸捞猪肉搏丸,把打好的肉丸加配料用滚汤烩。当然这个菜也可以是客家敛蒸肉丸或者家庭牛肉丸。客家话“丸”同“圆”同音,象征幸福团圆。以牛肉搏丸为代表,爽口味浓。最传神的说法是,好搏丸跌下地还可以弹回桌面。

第六名:鱼丸煲

食鱼丸,客家话取兆意,谐音“食唔完”。嫩滑爽甜,百年经典。用鱼头汤做底,放发好的鱿鱼一起用瓦煲煲,撒一点葱花,汤浓味鲜,一流

第七名:酿苦瓜

酿苦瓜、酿辣椒、酿茄子、酿豆芽、酿冬菇等等,广泛分布于客家地区,是家常菜。有把酿苦瓜辣椒茄子为“酿三宝”的讲法。其中,酿苦瓜为经典中的经典,甘香可口,回味绵长。最好食的酿苦瓜系过餐的煲得B绵的那种哦。

第八名:凤投胎

就是猪肚包鸡乱,名好,料好,味道当然好。同样出名的是韶关龙归的冷水猪肚。

第九名:酿春

酿春就是煎蛋角,客家传统家常菜,符合客家人“好食捞大角”的要求

第十名:鱼生

客家人吃鱼生已经有很长的历史,除兴宁外,在宁化、五华等地都有吃鱼生的习惯。客家鱼生的特点系用的配料加了田螺香蒜醋。现在鱼生花样更多,有河鱼生、海鱼生、虾生等等。

7. 五华肉丸怎么做才好吃

早餐淹粉、面煮汤,丙村开锅肉丸,五华酿豆腐,苦笋褒,酿酒煮鸡,嘉埔鸡脚,尚记鸭脚,难得吃鸭下巴,炸芋头圆、南瓜圆,姜糖,酿酒,夏天可以吃仙人板,秋天沙田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