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乳化机图片(乳化机结构图)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24 15:54   点击:271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乳化机结构图

化妆品机械真空均质乳化锅的抽真空功能主要有三个。一是在乳化锅内形成负压,来抽吸水(油)相物料进入乳化锅;二是真空负压的情况下,减淡锅内空气的氧化气氛,有利于保护料体不被更快的氧化;三是防止料体中气泡的产生,并能辅助减少料体内及表面 “难看” 的气泡,提高料体的漂亮性。

在操作真空均质乳化锅的抽真空功能的时候,要注意以下技巧:

在抽料阶段,真空没必要太高,一般维持在-0.04Mpa~0.06Mpa范围内即可。负压太大,对于一些抽真空口离进料口近的锅而言,料容易飘散粘附在真空口附近,下一次打开真空泵时,会有更多的料体进入真空泵系统的管道,会增加真空泵污染的负担。当然,也要严格要求:在开启真空时,一律不得同时抽料,且在真空度达到并关闭真空泵后,要将真空管道中最靠近乳化锅的阀门关闭,这时,才可以打开抽吸口的阀门。

乳化阶段,本身是在弱真空状态下进行的(在抽料阶段还会残余约0.015~0.03Mpa左右的负压)。在乳化阶段结束并降温到65~70度左右时,因料体的流动性还保持比较好,这时抽真空,容易将乳化阶段剧烈搅拌产生的大到小型的气泡消除。这时抽真空,应分2~3批进行,每批维持3分钟,再慢慢在3分钟内匀速,每次维持最高负压可为0.09Mpa。

继续降温,在50~58度之间,是大部分固体油脂的结晶温区,这是抽真空脱泡的最后最佳温度范围。这时宜在中偏低速(约45~55rpm)配合下,将接近快要形成粘度且尚有流动性的料体表面的中细型气泡脱除。这时真空分2~3批进行,每批维持3分钟,然后按3~5分钟的极慢速度放空,每批最高真空也可抽到-0.09Mpa。

对于皂基或易产泡沫体系的抽真空,一定要小心。除在抽料阶段抽真空外,料体在形成稳定的稠度前(约48度),不要轻易抽真空,否则,会产生大量难以消除的大泡沫。在接近低温区,可适当抽低真空度(不要超过-0.06Mpa),以消除料体表面的引起不光洁的表层气泡。

对于W/O配方体系的料体,在高温区(58度以上)不要开真空(抽料除外),以免挥发性油酯被气化损失掉,进而影响到产品的粘度或料体稳定性。在中低温区,按普通要求来抽真空(负压值可达-0.09Mpa),以消除料体表面的气泡,使料体有光洁细腻感,但总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

2. 乳化机原理

的。

1,气缸垫呲了,水道和气缸或油管串了。水从此处进入油底壳。

如果与气缸串了,一般拌随排气管有水排出。

如果与油管串了,水直接直接进入油底壳。

2,缸套内部裂纹。

这种情况应该是发动机高过温,引起缸盖炸裂。水进入气缸后流入油底壳。

3,缸套裂纹。

缸套四周是水道,如果发裂,水从此进入油底壳。

如果是湿式缸套,一般有阻水圈损坏后,水从阻水圈进入油底壳。

4,柴油机机油散器皮圈坏了引起的发动机进水。

5,缸体裂纹。

缸体裂纹现象也较多,主要也是高温引起的。

机油乳化另一种情况是添加的机油有水分,或者空气温度大引起的。

这个情况一般表现为机油盖,机油尺上部有乳白色油渍。如果是这个情况,只要油底壳机油未涨,未变色,倒没啥问题。只需到时换机油即可。

可本题是机油增加,乳化。此时必须换油,并要检查原因。

要注意,机油增加有可能是缸不工作,燃油进入油底壳。但机油没有乳化。特别是柴油机,如果喷油器坏了,柴油进入油底壳导致机油增加。而汽油车如果火花塞坏了,活塞烧了,同样导致机油增加。

不管哪种情况,只要机油大量增加,不是水就是燃油。必须找问题后换油。否则损失更大。

机油一旦全都乳化,即可判断大故障,否则,机油变质。肯定满足不了润滑的需要。

3. 真空均质乳化机结构图

化妆品机械真空均质乳化锅的抽真空功能主要有三个。

一是在乳化锅内形成负压,来抽吸水(油)相物料进入乳化锅;

二是真空负压的情况下,减淡锅内空气的氧化气氛,有利于保护料体不被更快的氧化;

三是防止料体中气泡的产生,并能辅助减少料体内及表面 “难看” 的气泡,提高料体的漂亮性。

4. 乳化机工作原理图

匀整仪工作原理:转子和定子的精密配合,工作头(转子和定子锻件制造)爪式结构,双向吸料,剪切效率高。间歇式高剪切分散乳化均质机是通过转子高速平稳的旋转,形成高频、强烈的圆周切线速度、角向速度等综合动能。

5. 乳化器的结构

脂肪基>带脂羟链的芳香基>芳香基>带弱亲水基的亲油基。亲油基和亲水基与所亲的物料结构越相类似,它们的亲和性越好。

在结构方面,亲水基位置在亲油基链一端的乳化剂比亲水基靠近亲油基链中间的乳化剂亲水性要好。

在相对分子质量方面,相对分子质量大的乳化剂分散能力比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好。

直链结构的乳化剂,乳化特性是在8个碳原子以上才显著表现出来的,10~14个碳原子的乳化剂的乳化与分散性较好。

因此,在需要选择最合适的乳化剂时,单靠HLB值是不够的,还应该考虑多种因素并且结合一定实验进行选择。

6. 乳化机结构图怎么画

几种常用乳化方法

乳化方法乳化工艺除乳化剂选择外,还包括适宜的乳化方法,如乳化剂的添加方法,油相和水相添加方法以及乳化温度等。我们知晓的乳化方法有以下三种:

1、转相乳化法这是一种非常方便而且应用广泛的乳化方法。假如要制备O/W型乳状则可将加有乳化剂的油类加热,制成液体状,然后一边搅拌,一边徐徐加入热水。加入的热水,开始分散成细小的颗粒,首先形成W/O型乳化液,然后按上述方法继续加水,随着水量增加乳状液渐渐变稠,而且黏度又急剧下降,当水量加完60%之后,即发生转相,形成O/W乳液,余下的水可快速加入。在这个过程中应充分进行搅拌,在转相时,油相则很快分散成又细又均匀的粒子。一旦转相结束,再强有力的搅拌也不会使分散相粒子再变小。所以,转相乳化法要充分理解转相原理并认真操作。

2、自然乳化法将乳化机加入油相中,混匀后一起投入水中,油就会自然乳化分散,再加上良好的搅拌,则乳化得更好。像矿物油之类容易流动的液体,时常采用这种作法。自然乳化是由于水的微滴进入油中并形成通道,然后将油分散开来。如果使高黏度的油能够自然乳化,则应在较高温度(40-60℃)下进行。使用多元醇醋类乳化剂不容易实现自然乳化。

3、机械强制乳化法均化器和胶体磨都是用于强制乳化的机械,这类机器用相当大的剪切力将被乳化物撕成很细很匀的粒,形成稳定的乳化体。所以用上述转相法和自然乳化法不能制备的乳化体,采用机械强制乳化法就能很好地制出合格的产品。反之,用自然乳化法可完成的乳化过程,没有必要也不适宜采用机械乳化法。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已发明许多种用于强制乳化的机械。

7. 乳化机设备结构图

甲苯酚又称甲基苯酚,分子式为C7H8O,结构简式为C6H4(CH3)OH,甲基苯酚有三种含酚羟基结构的同分异构体分别是①邻甲基苯酚又称2-甲基苯酚,结构简式为o-CH3C6H4OH,②间甲基苯酚又称3-甲基苯酚,结构简式m-CH3C6H4OH,③对甲基苯酚又称4-甲基苯酚,结构简式为p-CH3C6H4OH,结构式如下图所示:

8. 乳化机结构图纸

透层 :为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喷洒液体石油沥青、乳化沥青、煤沥青而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一定深度的薄层。

透层沥青宜采用慢裂的洒布型乳化沥青 粘层:为加强路面沥青层与沥青层之间、沥青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的粘结而洒布的沥青材料薄层。

粘层沥青宜采用快裂的洒布乳化沥青。

封层:为封闭表面空隙、防止水分侵入而在沥青面层或基层上铺筑的有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合料薄层。

铺筑在沥青面层表面的称为上封层,铺筑在沥青面层下面、基层表面的称为下封层。宜采用快裂或中裂乳化沥青。 大概就是这样了,具体更详细的就要查规范了,一般施工用只要按图纸要求到油厂定货就行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