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欧姆定律求电阻(欧姆定律求电阻的公式)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3-22 14:25   点击:296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欧姆定律求电阻最大取值?

应用欧姆定律,求电阻的最大取值,只能是一极限。因为电阻是关于电流和电压的函数,当电压为常数时,每给定一电流值,就有一个电阻值相对应,当电流趋于无穷小时,电阻趋于无穷大。

二、欧姆定律求电阻范围?

大于0,小于无穷大。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U/R。从式中可知:电阻R不能为0,否则电流将为无穷大,因而实际计算无意义。再就是R不能为无穷大,若电阻为无穷大,则电流为无穷小。在实际计算中也无意义。所以,欧姆定律中电阻R的取值范围为:大于0,小于无穷大。

三、什么是欧姆定律?电阻怎么算?公式是什么?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U/R)式 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1安=1伏/欧。

3.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四、欧姆定律电阻公式?

公式:I=U/R。

由欧姆定律I=U/R的推导式R=U/I或U=IR不能说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其的电流成反比。

因为导体的电阻是它本身的一种属性,取决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湿度,即使它两端没有电压,没有电流通过,它的阻值也是一个定值。

历史沿革

欧姆第一阶段的实验是探讨电流产生的电磁力的衰减与导线长度的关系,其结果于1825年5月在他的第一篇科学论文中发表。

在这个实验中,他碰到了测量电流强度的困难。在德国科学家施威格发明的检流计启发下,他把奥斯特关于电流磁效应的发现和库仑扭秤方法结合起来,设计了一个电流扭力秤,用它测量电流强度。

欧姆从初步的实验中发出,电流的电磁力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其关系式与今天的欧姆定律表示式之间看不出有什么直接联系。欧姆在当时也没有把电势差(或电动势)、电流强度和电阻三个量联系起来。

在欧姆之前,虽然还没有电阻的概念,但是已经有人对金属的电导率(传导率)进行研究。1825年7月,欧姆也用上述初步实验中所用的装置,研究了金属的相对电导率。他把各种金属制成直径相同的导线进行测量,确定了金、银、锌、黄铜、铁等金属的相对电导率。

虽然这个实验较为粗糙,而且有不少错误,但欧姆想到,在整条导线中电流不变的事实表明电流强度可以作为电路的一个重要基本量,他决定在下一次实验中把它当作一个主要观测量来研究。

五、用欧姆定律怎样计算用多大的电阻?

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当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时,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