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二向分光滤光片(红外光滤光片)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04 22:14   点击:203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红外光滤光片

红外截止滤光片是利用精密光学镀膜技术在光学基片上交替镀上高低折射率的光学膜,实现可见光区400到630纳米高透,近红外700到1100纳米截止的光学滤光片,主要应用于可拍照手机摄像头、电脑内置摄像头、汽车摄像头等数码成像领域,用于消除红外光线对CCD或CMOS成像的影响

2. 红外光滤光片二氧化硫

检测原理

CO2是非极性分子、SO2是极性分子,其中C和S偏电正性,O偏电负性,具有电偶极矩,因而具有振动和转动等结构。按量子力学分成分裂的能级,可与入射的特征波长红外光耦合产生吸收,气体分子在红外光波段,具有选择性吸收谱图,当特定波长的红外光通过CO2或SO2气体后,能产生强烈的光吸收。

由于探测器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当探测器工作在线性区域内,选定某一特定波长并且确定了分析池(吸收池)长度时,由测量光强能换算出混合气体中被测气体的浓度,这就是红外吸收法能定量测量气体浓度的基本原理。本仪器选定的测量波长:CO2为4.26um,SO2为7.4um。

分析室包括微型红外光源,反光镜,调制电机,吸收池,滤光片和探测器。微型红外光源用电加热到800℃产生红外光,经吸收池被CO2、SO2吸收后再经过窄带滤光片,滤去除上述波长外的其他光辐射的能量,入射到探测器上,则探测器上检测到的是与CO2、SO2浓度相对应的光强,经过探测器光电转化为电信号,再经微机进行归一化定标处理,积分反演成为碳硫元素的百分含量。在光源与吸收池之间放有调制马达,把光信号调制成64Hz的交变辐射信号。探测器输出的中心频率为64Hz。

由热释电器件转化为电信号经前置放大和后级放大后通过数模转换进入微机,在微机中经线性化运算使之转换成与CO2、SO2含量成比例的数值。

3. 红外光滤光片的作用

红外传感系统是用红外线为介质的测量系统,按照功能可分成五类,按探测机理可分成为光子探测器和热探测器.红外传感技术已经在现代科技、国防和工农业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红外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为大家所熟知,这项技术在现代科技、国防科技和工农业科技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红外传感系统是用红外线为介质的测量系统,按照功能能够分成五类:(1)辐射计,用于辐射和光谱测量;(2)搜索和跟踪系统,用于搜索和跟踪红外目标,确定其空间位置并对它的运动进行跟踪;(3)热成像系统,可产生整个目标红外辐射的分布图像;(4)红外测距和通信系统;(5)混合系统,是指以上各类系统中的两个或者多个的组合.

主要是由一种高热电系数的材料,如锆钛酸铅系陶瓷、钽酸锂、硫酸三甘钛等制成尺寸为2*1mm的探测元件.在每个探测器内装入一个或两个探测元件,并将两个探测元件以反极性串联,以抑制由于自身温度升高而产生的干扰.由探测元件将探测并接收到的红外辐射转变成微弱的电压信号,经装在探头内的场效应管放大后向外输出.为了提高探测器的探测灵敏度以增大探测距离,一般在探测器的前方装设一个菲涅尔透镜,该透镜用透明塑料制成,将透镜的上、下两部分各分成若干等份,制成一种具有特殊光学系统的透镜,它和放大电路相配合,可将信号放大70分贝以上,这样就可以测出10~20米范围内人的行动.

人体辐射的红外线中心波长为9~10--um,而探测元件的波长灵敏度在0.20--um范围内几乎稳定不变.在传感器顶端开设了一个装有滤光镜片的窗口,这个滤光片可通过光的波长范围为7~10--um,正好适合于人体红外辐射的探测,而对其它波长的红外线由滤光片予以吸收,这样便形成了一种专门用作探测人体辐射的红外线传感器.

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头(PIR)的优缺点:

优点:本身不发任何类型的辐射,器件功耗很小,隐蔽性好.价格低廉.

缺点:

◆容易受各种热源、光源干扰

◆被动红外穿透力差,人体的红外辐射容易被遮挡,不易被探头接收.

◆环境温度和人体温度接近时,探测和灵敏度明显下降,有时造成短时失灵.

4. 可见光滤光片

就是过滤不需要的光线,透过需要的光线假如光线是100你只需要里面的1-50,滤光片的作用就是把50-100(根据不同滤光片)的或截止,或吸收,或反射

光线也是分波段的,目前滤光片的主要波段还是在1-2500nm其中400-760是可见光波段也就是红橙黄绿青蓝紫黑白色,1-380是紫外波段,760往上都是红外波段

透过的光线不会100%全部透过,目前最高透过99.99%,这也是要按照需要来调整的透过率的

5. 红外光滤光片有什么用

滤光片主要用来过滤我们所需要的特定波长的光线。

人眼可见光波的范围大概在400nm~700nm之间,根据个体差异会有偏差。手机摄像头的红外滤光片IR就用来滤掉700nm之外的红外光,将700nm以内的可见光送入ISP做图像后期处理,如果不加红外滤光片,那么红外光也会参与到ISP的计算当中,影响计算结果。

在特定的夜视场景下,增加红外带通滤光片,滤除可见光,对后续图像分析如人脸识别等也具有重要意义。

6. 中红外窄带滤光片

深圳市纳宏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专业生产各种滤光片,红外截止滤光片、红外滤光片、窄带滤光片、带通滤光片等。

7. 摄像头红外滤光片

红外截止滤光片是利用精密光学镀膜技术在光学基片上交替镀上高低折射率的光学膜,实现可见光区(400-630nm)高透,近红外(700-1100nm)截止的光学滤光片-凯涛专业厂家

8. 红外滤光片的作用和原理

你好!摄像机的红外滤光片有直接贴在CCD上的,也有是单独的滤光片切换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IR-CUT.

9. 红外光滤光片原理

的基本原理:

由光源发出的光,被分为能量均等对称的两束,一束为样品光通过样品,另一束为参考光作为基准。

这两束光通过样品室进入光度计后,被扇形镜以一定的频率所调制,形成交变信号,然后两束光和为一束,并交替通过入射狭缝进入单色器中;

经离轴抛物镜将光束平行地投射在光栅上,色散并通过出射狭缝之后,被滤光片滤除次光谱,再经椭球镜聚焦在探测器的接收面上。

探测器将上述交变的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经放大器进行电压放大后,转入A/D转换单位,计算机处理后得到从高波数到低波数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