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不凝性气体分离器(空气分离器结构及原理?)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2-23 01:35   点击:66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空气分离器结构及原理?

空气分离器的型式有立式和卧式两种。

立式空气分离器的工作原理是:混合气体进入壳体后被蒸发管冷却,其中的制冷剂蒸汽凝结成液体留在壳体的底部,不凝性气体经放空气口排出系统。积存在底部的高压液通过膨胀阀降压后进入蒸发管,蒸发管中产生的蒸汽返回压缩机。

卧式空气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和立式空气分离器相同,回收的制冷剂经过节流压降后从下部的回流管返回第二夹层加以利用,蒸发后产生的蒸汽返回压缩机。

二、什么是不凝气体?

不凝性气体X解释:不凝性气体是指混在制冷系统里的空气、氢、氮、润滑油蒸气等。这些气体随制冷剂在系统中循环,但不随制冷剂一起冷凝,当然也就不能产生制冷效应。危害:不凝性气体进入系统后会造成制冷效率下降原因:当不凝性气体进人系统后,就会滞留在冷凝器或其它位置,影响制冷剂的冷凝,从而使制冷量降低。

首先,不凝性气体并不是均匀地分布于冷凝空间内,而是根据密度的不同分布于某一位置(一般在冷凝器顶部,靠近液面的位置)。

被不凝性气体笼罩了的一部分传热管就不能冷却制冷剂,从而使总的冷却面积缩小,冷凝能力下降,最终导致冷凝压力升高。

其次,由于不凝性气体进人冷凝空间后必然形成一定的分压,从而使冷凝总压力升高。冷凝压力升高,使单位制冷量所需压缩机功率增大,制冷效率因此就会下降。 冷凝器中的不凝性气体应及时从专用排气阀排出。如无排气阀,可将冷凝器中制冷剂蒸气和不凝气体的混合物放出,分离出制冷剂,将不凝性气体放空。

三、空气分离器的工作原理?

变压吸附制氮(简称PSA制氮)是一种先进的气体分离设备,以优质的碳分子筛(CMS)为吸附剂,采用常温下变压吸附原理(PSA)分离空气制取高纯度的氮气。

氧、氮两种气体在分子筛表面上的扩散速率不同,直径较小的气体分子(O2)扩散速率较快,较多的进入碳分子筛微孔,直径较大的分子N2扩散速率较慢,进入碳分子筛微孔较少。

利用碳分子筛对氮和氧的这种选择吸附性差异,当压缩空气通过碳分子筛吸附塔时,氧在吸附相富集,氮在气体相富集,可使氧氮分离,在PSA条件下连续制取氮气。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