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连续浸出设备(五种常用的浸出设备)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2 22:23   点击:273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五种常用的浸出设备

浸出油设备生产加工食用油的工艺流程主要是通过筛选、清壳、和去壳、破碎、压轧、烘干等预处理等工序结束之后,送入浸出油设备加溶剂浸出、然后将制取的油脂通过三次蒸馏去除溶剂、水化脱胶磷脂、真空脱臭后得到成品油。再经过碱炼、脱色等精炼过程后得到市场需要的优质精炼油。

2. 浸出主要设备工作原理

原理:物质的溶解一般固态物质在液体中的溶解度是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大。

影响酱醅中物质溶解的因素主要有:温度、酱 醅中溶质的浓度、食盐浓度、pH值、溶解状态与时间等六大因 素,如果条件控制得当,就有利于酱醅中成分^溶出。但浸淋工艺更要注意的是保持酱醅(醪)的静态,不论是酱 醅、酱醪都不能翻拌搅动,以保持其自然料层,维护其在发酵过 程中形成的毛细通道,使之不但有利于酱醅(醪)中物质的浸 取,更有利于酱油的淋出。

2.

物质的传递和萃取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如果所 含物质的浓度不同,当2种液体混合时,浓度高的一方会自动向 浓度低的一方传递,最后达到相等浓度。在化学工业上利用溶解 度的不同和浓度差,将需要的和不需要的物质分离,提取物质的 过程称为萃取。当液体和固体作用时称“浸取”。在浸取期间必 须密切注意,严格

3. 五种常用的浸出设备是

1、药材的粒度应适宜,过细易堵塞,吸附性增强,浸出效果差;过粗不易压紧,溶剂与药材的接触面小,皆不利于浸出。

2、药粉在装渗漉筒前应先用浸提溶剂润湿,避免在渗漉筒中膨胀造成堵塞,影响渗漉操作的进行。一般加药粉1倍量的溶剂,拌匀后视药材质地,密闭放置15分钟至6小时,以药粉充分地均匀润湿和膨胀为度。

3、药粉装入渗漉筒时应均匀,松紧一致。装得过松,溶剂很快流过药粉,浸出不完全;反之,又会使出液口堵塞,无法进行渗漉。

4、药粉填装完毕,加入溶剂时应最大限度地排除药粉间隙中的空气,溶剂始终浸没药粉表面,否则药粉干涸开裂,再加溶剂从裂隙间流过而影响浸出。

5、一般浸渍放置24~48小时,使溶剂充分渗透扩散,特别是制备高浓度制剂时更显得重要。

6、渗漉速度应符合各项制剂项下的规定。若太快,则有效成分来不及渗出和扩散,浸出液浓度低;太慢则影响设备利用率和产量。扩展资料不同的因素均可影响到药物有效成分浸出的效果1、浸出溶剂的影响:可参照前面所列,浸出药剂类型。2、药材粒度:并不是所有的浸药材粒度都是越细越好。药粉末细度的选择应考虑浸出方法、浸出溶剂及药村的性质。3、温度:药物理化性质等因系决定药物在浸出的不同的阶段对于温度的要求也不一样,若不据此调控好温度则不达达到最佳的浸出效果,所以温度一定要把握好4、浸出时间的影响:一般浸出量与浸出时间成正比,但经一定时间后,当扩散达到平衡时,时间却不再起作用。5、浓度差:在浸出过程中,浸出效果的好坏,扩散是一个主要因素。增加浓度差能加快扩散速度,使扩散物质的量增多。6、浸出压力:有一些质地坚实的药材,很难被溶剂浸润,提高压力有助于增加浸润速度,也有助于成分的扩散。

7、新技术的的应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更能提升药物有效成的的浸出效率,如电磁振动浸出、脉冲浸出、超临界流体浸取等技术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 五种常用的浸出设备是什么

食用油压榨和浸出主要体现在原理、方法以及特点上的不同。

1、原理不同

压榨是靠物理压力将油脂直接从油料中分离出来,全过程无任何化学添加剂,保证产品安全、卫生、无污染,天然营养不受破坏。

浸出是利用油脂和有机溶剂相互溶解的性质,将油料破碎压成胚片或者膨化后,用正己烷等有机溶剂和油料胚片在名叫浸出器的设备内接触,将油料中的油脂萃取溶解出来。

2、方法不同

压榨法就是采用纯物理压榨制油工艺、经过选料、培炒、物理压榨、最后经天然植物纤维过滤技术生产而成。

浸出法是采用溶剂油(六号轻汽油)将油脂原料经过充分浸泡后进行高温提取,经过“六脱”工艺(即脱脂、脱胶、脱水、脱色、脱臭、脱酸)加工而成。

3、特点不同

压榨法不涉及添加化学物质,保留了油料内的丰富营养,无化学溶剂污染,不含任何化学防腐抗氧化剂。但出油率低相对较低。

浸出法出油率高、生产成本低,这也是大豆色拉油的价格一般要低于压榨油的原因之一。但是浸出过程中,食用油中的残留不可避免。

5. 常用的浸出方法有哪几种

  渗漉法是将适度粉碎的药材置渗漉筒中,由上部不断添加溶剂,溶剂渗过药材层向下流动过程中浸出药材成分的方法。

  渗漉属于动态浸出方法,溶剂利用率高,有效成分浸出完全,可直接收集浸出液。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高浓度制剂;也可用于有效成分含量较低的药材提取。但对新鲜的及易膨胀的药材、无组织结构的药材不宜选用。该法常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或白酒做溶剂,故应防止溶剂的挥发损失。

与其他常见的浸出方法相比,渗漉法的特点如下:

  1、溶剂由于重力作用而向下流动,上层留下的浸出液置换下层的溶剂位置,不断造成浓度差,渗漉法相当于无数次浸渍,是一个动态过程,可连续操作,浸出效率高,适用于贵重药材、高浓度浸出制剂的制备,亦可用于药材中有效成分含量较低时充分提取。

  2、渗漉器底部带有滤过装置。不必单独滤过,节省工序;

  3、冷渗法可保护有效成分;

  4、渗漉过程时间较长,不宜用水作溶剂,常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或白酒;

  5、对新鲜及易膨胀的药材、无组织的药材不宜选用。

6. 按浸出方法进行分类,浸出设备有

基本工序编辑氰化法提金工艺包括:氰化浸出、浸出矿浆的洗涤过滤、氰化液或氰化矿浆中金的提取和成品的冶炼等几个基本工序。工艺分类编辑我国黄金矿山现有氰化厂基本采用两类提金工艺流程,一类是以浓密机进行连续逆流洗涤,用锌粉置换沉淀回收金的所谓常规氰化法提金工艺流程(CCD法和CCF法);另一类则是无须过滤洗涤,采用活性炭直接从氰化矿浆中吸附回收金的无过滤氰化炭浆工艺流程(CIP法和CIL法)。

常规氰化法提金工艺按处理物料的不同又分两种:一种是处理浮选金精矿或处理混汞、重选尾矿的氰化厂。

另一种是处理泥质氧化矿石,采用全泥搅拌氰化的提金厂。

7. 浸出设备的三种浸出方式

浸出法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食用油提取方法,优点是出油率高,欧、美、日这些国家基本都采用这种方法。

比如日本最大的食用油生产企业日清公司,他们在日本本土生产和销售的龙头产品日清色拉油(其实就是大豆油)也是浸出的,欧美常用的芥花籽油也是用这样工艺,只要按照标准执行来生产,其产品是不会有任何危害的,浸出工艺主要是用于出油率比较低的农作物。很多人觉得压榨就是没经过任何化学加工,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工厂里压榨出来的油是毛油,这种油是不能食用的,必须要经过脱色,脱胶,脱味处理。这些后期加工都需要使用到化工原材料。

8. 浸出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步骤/方式1

化学浸出法生产食用油的过程

先将收集来的花生米压成碎薄片,然后加入六号轻汽油浸泡,使得花生米薄片中的油脂充分溶解在轻汽油中,形成混合油。

步骤/方式2

将混合油放到特制的容器中以255℃~300℃的温度进行加热,目的是为了蒸发掉混合油中的轻汽油,制成半成品油即毛油。

步骤/方式3

将毛油进行化学高温精炼,对毛油进行脱胶、脱色、脱臭等“六脱”处理,其中脱胶用15波美度的碱液提炼,脱色用膨润白土,并适当加入活性炭,最后才能得到食用油。 浸出油工艺从半成品油到毛油精炼,整个过程都在使用化学剂,有的提炼过程中甚至还使用硫酸。加工过程中之所以要加热,是因为浸取油脂的6号轻汽油是以正己烷为主的有机溶剂,沸点在70℃左右,提取油之后通过加热很容易去除。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