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焊接材料选用的原则有哪些(焊接材料的选择)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04 23:37   点击:208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焊接材料的选择

焊接中常见的热裂纹、冷裂纹、层状撕裂、未熔合及未焊透、气孔、夹渣6种缺陷种类。

第一, 热裂纹。

其基本特征是在焊缝的冷却过程中产生。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钢材或焊材中的硫、磷杂质与钢形成多种脆、硬的低熔点共晶物,在焊缝的冷却过程中,最后凝固的低熔点共晶物处于受拉状态,极易开裂。

第二, 冷裂纹。

由焊接而产生的冷裂纹又称延迟裂纹,其所具有的主要特征为通常在200℃至室温范围内产生,有延迟特征,焊后几分钟至几天出现。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与钢材的选择、结构的设计、焊接材料的储存与应用及焊接工艺有密切的关系。

第三, 层状撕裂。

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当焊接温度冷却到400℃以下时,在一些板材厚度比较大,杂质含量较高,特别是硫含量较高,且具有较强沿板材轧制平行方向偏析的低合金高强钢,当其在焊接过程中受到垂直于厚度方向的作用力时,会产生沿轧制方向呈阶梯状的裂纹。

第四, 未熔合及未焊透。

两者产生原因基本相同,主要是工艺参数、措施及坡口尺寸不当,坡口及焊道表面不够清洁或有氧化皮及焊渣等杂物,焊工技术较差等。

第五, 气孔。

按其产生形式可分为两类,既析出型气孔和反应型气孔。析出型气孔主要为氢气孔和氮气孔,反应型气孔在钢材 即非有色金属 的焊接中则以CO气孔为主。析出型气孔的主要特征是多为表面气孔,而氢气孔与氮气孔的主要区别在于氢气孔以单一气孔为主,而氮气孔则多为密集型气孔。焊缝中气孔产生的主要原因与焊材的选择,保存与使用,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坡口母材的清洁程度及熔池的保护程度等有关系。

第六, 夹渣。

非金属夹杂物的种类、形态和分布主要与焊接方法、焊条和焊剂及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有关。

2. 焊接材料选择软件手机版

wrp系统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wrp系统可以为企业的ERP管理进程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

  企业推行wrp系统有利于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带动财务管理乃至企业管理的系统化,从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效益水平;也有利于提高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降低会计工作人员工作出错的可能性;同时方便会计工作人员对账务信息的查询以及对企业财务数据的统计。

3. 焊接材料选择软件

优点:

1.

速度快、深度大、变形小。

2.

能在室温或特殊条件下进行焊接,焊接设备装置简单。例如,激光通过电磁场,光束不会偏移;激光在真空、空气及某种气体环境中均能施焊,并能通过玻璃或对光束透明的材料进行焊接。

3.

可焊接难熔材料如钛、石英等,并能对异性材料施焊,效果良好。

4.

激光聚焦后,功率密度高,在高功率器件焊接时,深宽比可达5:1,最高可达10:1。

5.

可进行微型焊接。激光束经聚焦后可获得很小的光斑,且能精确定位,可应用于大批量自动化生产的微、小型工件的组焊中。

6.

缺点:

1.

要求焊件装配精度高,且要求光束在工件上的位置不能有显著偏移。这是因为激光聚焦后光斑尺雨寸小,焊缝窄,为加填充金属材料。若工件装配精度或光束定位精度达不到要求,很容易造成焊接缺憾。

2.

激光器及其相关系统的成本较高,一次性投资较大。

3.

激光焊接,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作为热源的一种高效精密焊接方法。是激光材料加工技术应用的重要方面之一。一般采用连续激光光束完成材料的连接,其冶金物理过程与电子束焊接极为相似,即能量转换机制是通过“小孔”(key-hole)结构来完成的。孔腔内平衡温度达25000c左右,热量从这个高温孔腔外壁传递出来,使包围着这个孔腔四周的金属熔化。小孔内充满在光束照射下壁体材料连续蒸发产生的高温蒸汽,光束不断进入小孔,小孔外的材料在连续流动,随着光束移动,小孔始终处于流动的稳定状态。熔融金属充填着小孔移开后留下的空隙并随之冷凝,焊缝于是形成。

4. 焊接材料的选择的基本原则?

就是焊条焊丝的材质,要与母材接近或者稍高,可焊性要好。 选用焊条的基本原则如下:

1)等强度原则 即选用与母材同强度等级的焊条。一般用于焊接低碳钢和低合金钢。

2)同成分原则 即选用与母材化学成分相同或相近的焊条。一般用于焊接耐热钢、不锈钢等金属材料。

3)抗裂纹原则 选用抗裂性好的碱性焊条,以免在焊接和使用过程中接头产生裂纹。

一般用于焊接刚度大、形状复杂、使用中承受动载荷的焊接结构。

4)抗气孔原则 受焊接工艺条件的限制,如对焊件接头部位的油污、铁锈等清理不便,应选用抗气孔能力强的酸性焊条,以免焊接过程中气体滞留于焊缝中,形成气孔。

5)低成本原则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工艺性能好、成本低和效率高的焊条。 焊条的选用须在确保焊接结构安全、可行使用的前提下,根据被焊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板厚及接头形式、焊接结构特点、受力状态、结构使用条件对焊缝性能的要求、焊接施工条件和技术经济效益等综合考查后,有针对性地选用焊条,必要时还需进行焊接性试验。

5. 焊接材料的选择应注意什么问题

Q370R和Q325B焊接应该选用机械性能与Q370R相似的焊材。Q370R/正火老牌号为15MnNbR(GB6654),低合金高强度钢,与通常压力容器用钢板Q345R相比,Q370R钢板在强度、冲击韧性、冷热加工性能及焊接性能等方面都具有较为明显的优点,尤其高温强度(200°以上)比较突出。但Q370R钢存在一定的焊接冷裂倾向。焊材材料应选用抗拉强度550Mpa以上等级系列。手工电弧焊焊条:J557或J557RH。埋弧焊焊丝可采用H08MnMoA或H08Mn2MoA,配合焊剂SJ101或HJ350。

6. 焊接材料的选择标准

  避雷接地焊接对电焊条没有要求,可以使用普通的2.5、4.0焊条均可焊接。  防雷接地分为两个概念,一是防雷,防止因雷击而造成损害;二是静电接地,防止静电产生危害。  一、工厂防雷分为整体结构防雷,就是主厂房防雷,主要基础打接地极、接地带,形成一个接地网,接地电阻小于10欧。再与主厂房的钢筋或钢构的主体连接。水泥混凝土屋顶接避雷带或避雷针,墙外地面还得留有接地测试点,钢构应用镀锌扁铁作直接引到屋顶。  二、供电系统接地分为保护接地和工作点接地,保护接地是带电设备外壳接地。工作点接地指零线接地,接地网做法与避雷接地方式一样,接地电阻小于4欧。如达不到要求,则应加接地极,条件不好的,应加电解物及(或)更换土壤。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在配电室独立引出,系统可并为一个。工作方式,如地线和零线分开,也可合为一引到用电系统(或设备)。接地系统须重复接地。也有独立分开的方式,TN-C系统。零地不能再合为一。  三、仪器仪表接地系统。该系统接地电阻小于1欧。不能与防雷接地连接。  四、防静电接地,如油管等,每隔(弯头)35米就得有一处可靠接地(可系统也可独立),电阻小于30欧。  主要组成  防雷接地装置部分概念:  1) 雷电接受装置:直接或间接接受雷电的金属杆(接闪器),如避雷针、避雷带(网)、架空地  线及避雷器等。  2) 引下线:用于将雷电流从接闪器传导至接地装置的导体。  3) 接地线:电气设备、杆塔的接地端子与接地体或零线连接用的正常情况下不载流的金属导体。  4) 接地体(极):埋入土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分为垂直接地体和水平接地体。  5) 接地装置:接地线和接地体的总称。  6) 接地网:由垂直和水平接地体组成的具有泄流和均压作用的网状接地装置。  7) 接地电阻:接地体或自然接地体的对地电阻的总和,成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其数值等于接地装置对地电压与通过接地体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同时接地电阻也是恒量接地装置水平的标志。  防腐方法  接地装置容易发生腐蚀的部位主要有:  (1)设备接地引下线及其连接螺丝;  (2)各焊接头;  (3)电缆沟内的均压带;  (4)水平接地体  防腐蚀措施:  (1)接地体采用铜材、铜包钢接地体或热镀锌材料;  (2)焊接处刷沥青漆或银粉漆;  (3)采用阴极保护。

7. 焊接材料的选择要求

1.中性焰

当氧气与乙炔的作用比为1~1.2时,所产生的火焰称为中性焰,又称为正常焰。它由焰芯,内焰和外焰组成,靠近焊咀处为焰芯,呈白亮色;其次为内焰。呈兰紫色,此处温度最高,约3150℃,距焰心前端2~4mm处,焊接时应用此处加热工件和焊丝,最外层为外焰,呈桔红色。中性焰是焊接时常用的火焰,用于焊接低碳钢、中碳钢、合金钢、紫铜、铝合金等材料。

2.碳化焰

当氧气和乙炔的体积比小于1时,则得到碳化焰。由于氧气较少,燃烧不完全。整个火焰比中性焰长。且温度也较低,碳化焰中的乙炔过剩,适用于焊接高碳钢、铸铁和硬质合金材料。用碳化焰焊接其它材料时,会使焊缝金属增碳,变得硬而脆。

3.氧化焰

当氧气和乙炔的体积比大于1.2时,则形成氧化焰。由于氧气较多,燃烧剧烈,火焰长度明显缩短,焰心呈锥形,内焰几乎消失,并有较强的丝丝声,氧化焰中由于氧多。易使金属氧化,故用途不广,仅用于焊接黄铜,以防止锌的蒸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