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检测蔬菜水果农药残留(蔬菜瓜果农药残留检测)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30 05:42   点击:146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蔬菜瓜果农药残留检测

简单的,就是用一些所谓的快速检测仪,或者试纸,这些东西都只能显示有无某些农药的残留(现在的农药结构五花八门,不是说一个试纸就能都检测出来的),至于残留量多少,十分不准确。想要确切了解是什么农药残留,残留量是多少,最好是能使用LC-MS/MS检测,但是这对仪器和试验技术要求较高,一台仪器就好几百万,检测过程快的话,也需要一两天,做个试验下来,费用不便宜。

2. 果蔬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目前,国内主要的快速检测方法有生物检测法、仪器分析法、免疫分析法、酶抑制法等。

1.生物检测法

主要利用活体生物对农药残留的敏感反应进行检测,例如通过给家蝇喂食样品,观察死亡率来判定农残量。该方法操作简单,但定性粗糙、准确度低,对农药的适用范围有限。

2 仪器分析法

主要指利用气相色谱法、质谱仪或各类光谱仪等大型精密仪器进行农药残留分析,例如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光谱分析,首先要获得各种果蔬的拉曼光谱,然后测量各种标准农药的拉曼光谱,进而检测果蔬表面的农药含量。此方法具有检测快速、成本低、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无污染等优点,但在实际检测应用方面仍需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和研究。

3 免疫分析法

免疫分析法是将抗原抗体反应与现代测试手段相结合的痕迹分析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方便快捷、分析容量大、安全可靠等优点,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其开发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和时间,抗体制备难度高,对试剂的选择性高,很难同时检测多种成分,以及对结构类似的化合物有一定的交叉反应等。另外,由于抗原抗体具有特异性,不能同时检测数十种甚至更多农药残留。免疫分析法用于食品农药残留检测时,在检测单个农药时具有快速、方便等优点,但由于农药品种繁多及混配使用,在检测大批样品时,仍无能为力。

4 酶抑制法

酶抑制法是研究最为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农残快速检测技术,主要依据为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特异性抑制反应。根据胆碱酯酶抑制法的原理所设计的测试方法主要有酶抑制率法和检测卡法。

4.1酶抑制率法

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胆碱酯酶的正常功能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与农药的浓度呈正相关。正常情况下,酶催化神经传导代谢产物碘化乙酰硫代胆碱(ATCHI)水解,其水解产物与显色剂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DTNB)反应,产生黄色物质,用分光光度计在412nm处测定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值,计算出抑制率,从而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高浓度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

4.2检测卡法

样品中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经缓冲液提取,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胆碱酯酶(白色药片)有抑制作用,抑制胆碱酯酶催化靛酚乙酸酯(红色药片)水解为乙酸与靛酚(蓝色),从而导致速测卡颜色深浅的变化。通过与空白颜色的比较,能够对样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进行定性判定。

3. 蔬菜农药残留物检测

现在蔬菜完全不打农药是很少有的,不管是大棚种植还是露天菜地种植的蔬菜,都会或多或少的施了农药。农药有很多种,有高残留和低残留之分,有化学药和生物药之分。虽然国家禁止使用高残留农药,但是也有那么些人偷偷的使用。

那么如何判断蔬菜里有没有农药?这个只有用专业的检测仪器才能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但这些检测仪器价格都在几万几十万以上,且需要专业人士来操作,我们普通消费者一般是无法做到的。至于那些看有没有虫眼来判断是否打了农药等土方法也是不太靠谱的,既然我们无法选择,那么只有对买回来的蔬菜进行一些处理,以减轻残留农药对人体的伤害。

清水浸泡洗涤法:主要用于叶类蔬菜,如菠菜、生菜、小白菜等。一般先用水冲洗掉表面污物,然后用清水浸泡,浸泡不少于10分钟。必要时可加入果蔬清洗剂,增加农药的溶出。如此清洗浸泡2至3次,基本上可清除绝大部分残留的农药成分。

碱水浸泡清洗法:大多数有机磷杀虫剂在碱性环境下,可迅速分解,所以用碱水浸泡是去除蔬菜残留农药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在500毫升清水中加入食用碱5至10克配制成碱水,将经初步冲洗后的蔬菜放入碱水中,根据菜量多少配足碱水,浸泡5至1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蔬菜,重复洗涤3次左右效果更好。

加热烹饪法: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随着温度的升高,分解会加快。所以对一些其他方法难以处理的蔬菜可通过加热去除部分残留农药。常用于芹菜、圆白菜、青椒、豆角等。先用清水将表面污物洗净,放入沸水中2至5分钟捞出,然后用清水冲洗1至2遍后置于锅中烹饪成菜肴。

清洗去皮法:对于带皮的蔬菜如黄瓜、胡萝卜、冬瓜、南瓜、茄子、西红柿等等,可以用锐器削去含有残留农药的外皮,只食用肉质部分,既可口又安全。

储存保管法:农药在空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缓慢分解为对人体无害的物质。所以对一些易于保管的蔬菜,可以通过一定时间的存放,来减少农药残留量。适用于冬瓜、南瓜等不易腐烂的品种。一般应存放10至15天以上。同时建议不要立即食用新采摘的未削皮的瓜果。

总结:除了农村自己种着吃的蔬菜有可能不打农药外,其余的或多或少都会施了农药的,但是多数良心的种植户都是用低残留或无公害农药,这对人体的影响不大,我们都吃了几十年了,无需过分担心。如果想吃到完全不打药的蔬菜,那只有自己租地或在自家阳台上种了。以上仅代表我个人观点。

4. 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

现在国内批准的蔬菜用农药一个月后基本没残留的,除非用的农药是不正规的高毒农药。检测的部门不太清楚了,一般市场都会有简单的检测试纸。

5. 蔬菜瓜果农药残留检测员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ICAMA,Institute for the Control of Agrochemicals,MOA)始建于196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的直属正局级事业单位。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ICAMA,Institute for the Control of Agrochemicals,MOA)始建于1963年,承担农业部赋予的全国农药登记和管理的具体工作,主要职责是:负责农药登记管理、农药质量检测、农药生物测定、农药残留监测、农药市场监督、农药信息交流及对外合作与服务等工作。在职人员近百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90%,具有副高级以上技术职务人员占30%,实验室面积四千平方米,拥有能满足各种农药检测试验的先进仪器设备。是国家农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是中央国家机关精神文明单位。

中文名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外文名

Institute for the Control of Agrochemicals

始建于

1963年

隶属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6.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蔬菜中的农药残留含量如果过高建议不要食用,可到购买一些农药速测卡去检测蔬菜中的农药是否超标,确定安全后才洗干净煮熟才食用!

7. 果蔬农药残留检测仪器

农药可检测,大体分两种: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

定性检测:其实就是日常说的农残快检。旨在快速的测出,蔬菜中是否含有某中的农药。目前主要测量有机磷类的剧毒农药。能够有效的避免,因农残超标,而引起的食物中毒。有快速农残测定仪,快速农残测试卡等可以使用。如果你留心过的话,在农贸市场、批发市场、超市、农场等地,都会有这类设备部署。

优点:费用低(10-20元一个样品)、时间短(10-30分钟),人员要求低、能有效避免农残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缺点:检测的目标农药的种类有限,检测精确度不高,时常有假阳性的情况出现。

定量检测:是指有资质的实验室检测,蔬菜样品,通过预处理,经检测试剂与仪器分析,能够准确知道,具体农药的含量,如有机磷、氧化乐果有多少含量ppm(百万分之几),通常实验室检测蔬菜中的农药含量。

优点:检测的农药的种类多,检测含量精确。

缺点:检测网点少(仅规模实验室能够承接),时间长(通常在10个工作日),检测费用高(几千,上万的一个样品)

8. 蔬菜瓜果农药残留检测证技术课件

只要是培训师,现在几乎都需要做PPT。而除了少数培训师的PPT由助理来修饰外,大多数都是由我们自己抄刀的。曾出去参加过不少培训,也见了很多讲义,是直接把PPT缩小打印成讲义的。从中发现了不少问题,如:

1、讲义内容:一张PPT上的内容密密麻麻,象写文章一样。很多时候,学员看完了还是不知所云。 PPT上的内容只是提纲,应该言简意赅,每页以不超过7行为宜。

2、字体大小:字体小造成学员辨认困难,尤其是一页中内容较多时,更是一片茫然。我的PPT,通常标题栏用44号字,小标题用32号,内容用28号字。这是我这些年来,无数次地尝试后认为比较合理的字体。当然,这也要看个人喜好,原则就是要坐在最后一排的学员能够看得更清晰。

3、字体问题:在讲师用的PPT中,有些字体,如宋体、楷体等,因笔画太细,可能会影响到学员的视觉效果。我通常根据课程内容使用黑体(如基层主管培训)和隶书(如领导艺术)。而要发给学员的PPT,我就会将字体改变为宋体或楷体。因为一般讲义是在一张A4纸上打印出6张PPT,每张的面积比较小,若笔画太粗,则文字就难以辨认了。

4、背景颜色太深:在播放状态时,一份深蓝色背景,白色文字的PPT可能会因鲜明的反差带来视觉的冲击。但作为给学员的讲义,因主要是黑白的,复印出来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如同时存在上叙两人问题,这份讲义就没法看了。 我通常另存一份学员用的PPT,将背景改为空白,方便阅读。

5、文字颜色:在讲师用的PPT中,我们常用各种色彩的搭配来达到视觉效 果,吸引学员的注意力。但在给学员的PPT中,同样是黑白效果的缘故,不少浅色的文字会变得难以辨认。我通常会将字体颜色一律改为黑色。之前在论坛上,看到大家关于“PPT多少与讲师的功力关系” 的讨论。其中有不少观点是:PPT越少,讲师越有功力。对此,我不敢苟同。我有十一年的讲师经验。从原来的PPT很少慢慢发展到现在较多的状态(一般一天的课程有110页左右)。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经过实践,发现认为“PPT只有几页,却能讲几个小时的讲师有功力”的看法,是站在讲师的立场去思考。觉得PPT是给自己看的。而我的PPT是给学员看的,我的课程因重在启发和引导,大量运用讨论和各种互动,在课前是不发讲义的。一方面是怕影响了大家的考虑问题的思路,另一方面是防止学员认为答案在讲义中,就不积极思考和参与了。因此,我用尽量运用图片、动画等来表达案例、故事和概念,以加深学员的印象。一幅有效的视觉效果图胜过千言万语。至少有四个方面的优点: 1) 将复杂数据简单化2)最短时间传达最多讯息3)残留记忆延长化4)集中学员目光与精神可以下载视频学习!很上进哦!努力!只要是培训师,现在几乎都需要做PPT。而除了少数培训师的PPT由助理来修饰外,大多数都是由我们自己抄刀的。曾出去参加过不少培训,也见了很多讲义,是直接把PPT缩小打印成讲义的。从中发现了不少问题,如:1、讲义内容:一张PPT上的内容密密麻麻,象写文章一样。很多时候,学员看完了还是不知所云。 PPT上的内容只是提纲,应该言简意赅,每页以不超过7行为宜。2、字体大小:字体小造成学员辨认困难,尤其是一页中内容较多时,更是一片茫然。我的PPT,通常标题栏用44号字,小标题用32号,内容用28号字。这是我这些年来,无数次地尝试后认为比较合理的字体。当然,这也要看个人喜好,原则就是要坐在最后一排的学员能够看得更清晰。3、字体问题:在讲师用的PPT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