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土壤农药残留检测单位(土壤残留农药的测定主要采用什么方法)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30 14:09   点击:18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土壤残留农药的测定主要采用什么方法

农药残留吸光度是指用农药残留检测仪对蔬菜、粮食以及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含量进行科学检测,得出的有效数据。

通过农药残留检测仪能够对农药残留含量进行科学检测,测试出作物中农药残留含量是否超标。很多基团在特定的波长处会有特征吸收,根据吸光度的位置和强弱可以判断特定物质的种类和浓度。

农药残留检测仪能够用来监管市场上的食品安全,及时发现那些农药残留超标的食品,降低农药残留风险,从而切实保证消费者健康,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2. 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常用两种概念来表示

答:浓残是农药残留的简称

农药残留(Pesticide residues),是农药使用后一个时期内没有被分解而残留于生物体、收获物、土壤、水体、大气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

3. 土壤残留农药的测定主要采用什么方法测定

土壤污染检测一般是指对土壤内各种金属、有机污染物、农药与病原菌的来源、污染水平及积累、转移或降解途径进行的检测活动。

土壤污染的优先检测,应是对人群健康和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影响的物质。如汞、镉、铅、砷、铜、铝、镍、锌、硒、铬、钒、锰、硫酸盐、硝酸盐、卤化物、碳酸盐等元素或无机污染物;石油、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多氯联苯、三氯乙醛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由粪便、垃圾和生活污水引入的传染性细菌和病毒等。土壤中的有机类和无机类污染物在实验室用重量法、容量法、化学法和仪器法进行测定;细菌和病毒用生物检测方法进行测定。土壤污染检测结果对掌握土壤质量状况,实施土壤污染控制防治途径和质量管理有重要意义。

4. 土壤残留农药的测定主要采用什么方法检测

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法测定土壤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物。

土壤样品与无水硫酸钠(1:2m/m)混合后,再加适量中性氧化铝和活性碳,用丙酮、甲醇(1:1,V/V)在加速溶剂萃取仪上以10.3Mpa、60℃提取10min,对土壤中10种有机磷农药的回收率在80.4%-113.7%之间。该法用于土壤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测定,速度快,检出限为0.01—0.06μg/kg。

5. 农药残留的测定主要采用的方法( )

新版标准是我国目前唯一关于农药残留限量的强制性国标。新标准规定了387种农药在284种(类)食品中的3650项限量指标,较现行标准增加了65种农药、43种(类)食品、1357项限量指标,基本覆盖了农业生产常用农药品种和公众经常消费的食品种类。

新标准的限量指标偏重于蔬菜、水果等鲜食农产品,为115个蔬菜种(类)和85个水果种(类)制定了2495项限量指标,比现行标准增加了904项。

新版标准还首次制定了果汁、果脯、干制水果等初级加工产品的农药残留限量值。

6. 举例说明影响土壤中农药残留量的因素

农村面源污染是指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合理处置的污染物对水体、土壤和空气及农产品造成的污染,具有位置、途径、数量不确定,随机性大,发布范围广,防治难度大等特点。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

一是农村居民生活废物,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而流失的农药、化肥、残留在农田中的农用薄膜和处置不当的农业畜禽粪便、恶臭气体以及不科学的水产养殖等产生的水体污染物。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由沉积物、农药、废料、致病菌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对水层、湖泊、河岸、滨岸、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

与点源污染相比,面源污染范围更广,不确定性更大,成分、过程更复杂,更难以控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