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もち 年糕(过年年糕怎么做)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7 15:10   点击:25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もち 年糕

やきもちをやく是吃醋的意思

焼き饼 日 【やきもち】 【yakimoti】③④

【名】

烤年糕;嫉妒;吃醋

焼く 日 【やく】 【yaku】◎

【他五】

烧;焚;烧制;烤;焙;烧热;(把皮肤)晒黑

手を焼く:じょうずに処理できず、もてあましてしまうこと。束手无策

妬く 日 【やく】 【yaku】◎

【他五】

嫉妒;吃醋

2. 过年年糕怎么做

年糕是我们这里每年春节家家户户的应节食物,寓意做生意的生意蒸蒸日上,学业步步高升,生活甜甜蜜蜜,夫妻感情又软又韧,甜蜜美满

用料

水 500克

糯米粉(三象牌) 600克

蔗糖 350克

油 适量

粽叶 适合

广东年糕的做法步骤

步骤 1

space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粽叶清洗干净,再烧煮变软,抺干,放在约八寸的不绣纲盘围起抹油备用

步骤 2

space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三象牌糯米粉一包

步骤 3

space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三象牌糯米粉

步骤 4

space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片糖350克

步骤 5

space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用5OO克水把糖溶化

步骤 6

space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糖水放至60度左右逐渐添加揉糯米粉

步骤 7

space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揉至面团样

步骤 8

space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再逐渐添加糖水开粉浆

步骤 9

space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倒在围好粽叶的盘里

步骤 10

space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盖上干净的棉布,防止蒸的时候,蒸汽水下滴在糕面,蒸4个小时

步骤 11

space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蒸好放几颗红枣点缀,寓意五谷丰收,五福临门!

步骤 12

space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这是切开的年糕

步骤 13

space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放硬了沾着鸡蛋液用不粘锅慢火煎着吃

3. 制年糕七绝

  时节-桐庐南乡最重大的节日。  桐庐南乡:指富春江以南,时节也只有南乡才有,主要分布在桐庐南乡及富阳。  桐庐南乡地区过“时节”的风俗,大约起自宋元,盛于明清,一直延续至今。即使在“文革”期间,对所谓“封资修”批得那样厉害之时,淳朴的南乡人仍是虔诚地过他们的“时节”。有的村庄为掩人耳目,将原来过“时节”的日期改为“国庆”或“元旦”,披上了一件红色外衣,而内容皆未改变。  “祀有功人不祀虚务神”。在旧时,几乎村村都过“时节”祭神。有一村祭祀的,也有几村联合祭祀的。不过老百姓所祭祀的神,不是道家所说的得道升天的神仙,也不是佛家所说的修成正果的活佛,乃是历史上真实的人,是有功于国家和人民的人。按照封建王朝祀典规定:人庙被祀的有四种人,或以劳定国者,或以死勤事者,或能御大灾者,或能捍大患者。所以,这里讲的“神”,不是释道宣扬的活佛与神仙,是指被祀人的“高尚精神”。  比如农历十月十一,风川的翔岗、石桥头、梅山、松岭头、竹桐坞诸村旧时过“时节”,要迎大庙(应嘉侯庙)里的神,此神就是唐朝安禄山造反时,与太守许远共守睢阳城的民族英雄张巡。他面对十万叛军围攻,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誓死坚守数月,后城陷被俘,不屈而死。在叛军气焰嚣张时,由于张巡的誓死坚守,对阻止叛军南侵江淮起了重要作用,为国为民立了大功,所以全国各地立庙祀他。在桐庐就建有张巡庙九座。昔日,桐君山上张睢阳庙的东明大王神像,就是张巡;西庄的武陵庙,其神也是张巡。过去,武陵庙还有古人沈捷提的一首七绝诗:“睢阳战垒山中画,桐水悲笳江上音。偶过武陵寻旧迹,独留忠义动人心。”  比如农历十月十五,石阜的徐家山头、五聪、董坞里、钳口、华家诸村;十月廿六,小潘、彰坞、贤茂里、堂梓上、平西、石口头、话庄坞、大坞里诸村,他们旧时过“时节”的日期虽有不同,而祭祀的神同是洛村庙的洛村老太公。洛村庙本名叫天曹府君庙,也叫陈侯公庙。此庙始建于南朝陈天嘉二年(561),已有1400多年历史,老太公姓陈名恽,是桐庐籍人。东汉末年为征虏将军。他在任余杭县令时,大修水利,助民消除水旱灾害,故死后,老百姓感其为民抗灾除害之恩,不仅在余杭立庙祀之,在桐庐南北乡也各建庙祀之。是桐庐南乡香火最旺盛的一个庙。  比如农历十一月初八,凤鸣片的荷村、小山坞,旧时过“时节”,要祭祀陈公庙里的陈老相公。老相公名叫陈杲仁.是隋皇朝的大司徒。他于大业年间(605-617),尝统兵平定扰乱婺、睦两州的山寇八万余人。后因隋朝被李唐灭亡,陈大司徒不得回归,便隐居在桐庐,与芦茨山民烧炭为生。他死后,婺、睦两州人民感其为地方平乱保平安之德,纷纷建庙祀之,仅桐庐县就有十二座。窄溪地区有荷村、板尊、,会山三座。名气最大的还是芦茨乡白云源口的陈老相公庙,此庙在唐代就有了,茆坪、秀峰、旧邑以及桐庐镇的居民百姓竞相供奉,甚是虔诚。据说,原凤呜片的徐石屋头、石泉、板桥、梧村、严坞、蒋坞、枝茂、满林、杜村、邓家等村,农历九月十八过“时节”,所祭祀的庙神,也是陈老相公陈杲仁。  比如农历十月廿一,深澳、获浦、环溪、徐畈、邓家、西坞里、屏源、黄程、江家畈、大牌地、大山坞诸村旧时过“时节”,要祭祀黄程庙里的两位土谷神。这对土谷神是同胞兄弟,为洛付老太公陈恽的后裔,因他俩排行居八、九,故深澳一带人称他们为陈八陈九二大明王。其原名,一个叫瑞、一个叫和。相传六、七百年前,桐南大旱,赤地连绵,他兄弟俩为祷雨以身殉,后果下甘霖除旱灾。万民感其兄弟恩德,特造庙祀之。从科学的观点看,瑞、和兄弟俩为祷雨以身殉之举,既不科学也不理智,下甘霖也可能属巧合。然他俩这样急桐南人所急,想桐南人所想,与桐南受旱百姓心连心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桐南百姓立庙以祀,也在于此。兄弟俩生辰是四月初九,因此际正值农忙,故定农历十月廿一为过“时节”祭神日。  比如洋州的天井坞、十亩塘、西坞里、石墙里、鲍戴家诸村旧时在冬至前过“时节”,各村轮流迎父子山庙里的神。庙神乃是卖搪瓶的父子。相传,他父子俩卖搪瓶到西坞里,猛见一只老虎从山涧跳出来伤人,父子俩就不顾个人安危,用搪瓶打老虎,搪瓶打光才将老虎打死。他俩也因打虎伤了元气,不久也死亡了。当地百姓为报其父子“尽搪瓶打老虎”为民除害之恩德,就在这座山上建庙祀之,定庙名谓父子庙,山也改为父子山。也是桐庐南乡香火最盛旺的庙之一。  解放后,这些庙宇有的被捣毁,有的被派作它用,神佛皆不复存在。所以,旧时那种抬神、迎神,届时到庙里陈设猪、羊、鸡、鱼、水果、菜肴等各式供品,张灯结彩、放焰火、锣鼓喧天祭祀神的仪式也没有了。因此,这些被供奉之神的印象,在老年人思想里还有记忆,甚至还有些留恋,在青年中已被淡化,甚至彻底消失光了。但是对过“时节”,不管男女老少,人人皆记得农历某月某日是自己村庄过“时节”的日子。过“时节”的形式与以往也有些不同,而今以传统习俗与现代手法交融着,概括起来有“三交流一活动”。即:利用过“时节”机会,交流感情、交流商品、交流信息,开展文化娱乐活动。

4. 年年糕是怎么做的

所需食材:大米磨成的粉100克、糯米粉200克、温水100克

制作步骤:第一步:大碗中加入100克大米磨成的粉,再加入200克糯米粉,接着用约100克的温水搅拌开,并用手把疙瘩搓匀;最后得到的是抓起面粉自然成团,轻轻一剥还散开的状态。

第二步:准备一块打湿的网布,放在蒸笼里面;接着把粉均匀地铺在上面,锅中上汽蒸30分钟,蒸熟后直接取出来。

第三步:在案板上铺一块保鲜膜,并戴上一次性手套;接着用自己顺手的方式,把面团揉抓捏摔,充分把面团揉匀。

第四步:把揉好的面团分成四个剂子,揉匀后再搓成条;接着用保健膜把剂子裹起来,放入冰箱冷藏,定型后就变硬了。

第五步:取出定型变硬的年糕,撕去保鲜膜,切成薄片,油炸或直接炒都很美味哦。

蒸好后一定要充分揉匀,这样吃起来口感才会更好。

年糕与“年高”同音,寓意着人们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快过年了,你家的年糕都准备好了吗?快和小易一起来做年糕吧!

5. 年糕 制作

材料

大米面7两,糯米面3两,白砂糖3两,水10汤匙大约80ml.,豆沙馅(我这里是自己做的豆沙馅).,大枣8颗;葡萄干,京糕条,羊肝羹根据自己喜好.,(这是配料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换,加熟核桃之类的干果,,但最好等糕凉后再放干果.)

做法

将水和糖加入混合面中,搅拌松散,醒大约20分钟(如果时间允许醒的时间越长越好).

将屉布扑在一个大小合适的容器里,一层面一层豆沙馅(可以撒一些葡萄干),大约2层.

最后在表皮上摆好葡萄干,和大枣(根据自己的爱好摆).

将年糕放入已经开的蒸锅中火蒸25分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