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进口灌溉设备(高标准农田灌溉设备)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06 11:33   点击:198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高标准农田灌溉设备

高标准农田指达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通畅、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标准,即“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提出这一建设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耕地生产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将解除制约农业生产的关键障碍因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达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目标;农田基础设施达到较高水平,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因地制宜推行节水灌溉和其他节本增效技术,农田林网适宜,区域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农业科技贡献率明显提高,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建设区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取得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同时,坚持节约土地、合理使用的原则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后农田基础设施占地率符合有关规范标准。

2. 农田灌溉设备有限公司

简介:雨鸟灌溉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06月10日,主要经营范围为生产灌溉设备及零配件,销售公司自产产品,灌溉控制系统、电子设备、灌溉系统软件及计算机软、硬件的批发、进出口、佣金代理(拍卖除外),提供相关配套服务及技术和咨询服务(不涉及国营贸易管理商品,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商品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申请)等。

法定代表人:Anthony La Fetra成立时间:2004-06-10注册资本:25万美元工商注册号:310000400385511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外国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工业区秀浦路3999弄25号

3. 高标准农田灌溉施工

指出到2025年,全省新增建设高标准农田1064万亩,改造提升已建高标准农田491万亩,到2025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526万亩,新增粮食产能21亿斤以上。到2030年,再新增建设高标准农田541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820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067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311万亩,新增粮食产能32亿斤以上。把高效节水灌溉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到2030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920万亩。

4. 新型农田灌溉设备

现在搞农业种植使用得比较广泛的灌溉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滴灌,可以对农作物精确灌溉,比较节省水源。另外一种就是喷灌,喷灌是对控制范围之内进行无差别灌溉,消耗的水源较多!适合对水肥需求量较大的作物使用,比如我们在香蕉大面积种植的时候就使用非常广泛。喷灌既可以喷水也可以喷肥,虽然前期投入更多,但是为我们节省了大量劳动力和时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条件用来浇花浇菜也非常方便!

5. 大型灌溉田地设备

种的各种蔬菜,小麦,玉米,高粮,大豆,土豆,地瓜等都可以浇

6. 高标准农田灌溉设备有哪些

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污水排放标准有国标有地方标准,有一级二级三级。其中一级标准最严格。

农业用水一般参考地表水灌溉用水标准也就是说水质达到地表水五类即可。

根据常规的情况来说地表水部分标准高于污水一级标准。少部分指标低于污水一级。

按照实际运用中,污水一级排放是不能直接灌溉农作物的,其中很有的残留污染物对人体有害。

比如说COD污水一级处理要求小于90,灌溉要求小于200

7. 新型灌溉设备

从古至今灌溉工具的演变过程!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发展:

(1)春秋:春秋末年开始使用牛耕;开始出现铁农具.

(2)战国:在春秋开始使用铁器的基础上,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为普遍,铁器时代到来;牛耕得到推广;各国兴修水利,还有就是秦国的都江堰.

(3)秦朝:中原铁器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到珠江流域(今广东、广西),逐渐为越族人民所掌握.

(4)西汉:铁农具向边疆传播,西域开始使用铁器;发明和使用了播种工具——耧车;张骞通西域后,西域各族得到了铁器,还学会内地铸造铁器的技术;西汉西域传人的作物品种有葡萄、苜蓿、核桃、胡罗卜等.

(5)三国:大批北方农民为避战乱迁居江南,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

(6)南北朝:贾思勰总结北方人民长期生产经验,写出《齐民要术》这部我国的农书.

(7)隋唐:为加强南北经济交流,隋朝开凿大运河;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造了曲辕犁;创制了新型灌溉工具——筒车.

(8)北宋: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在福建普遍种植,然后把它推广到江浙和淮河流域.

(9)南宋:棉花种植从广东、福建向北扩展到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

(10)元朝:棉花种植区域进一步推广到全国.

(11)明朝:推广植棉,棉花种植遍及南北各地,棉布成为人民的主要衣料;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作物传入我国.

8. 高标准农田 节水灌溉设备

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主要涉及田、土、水、路、林、电、技、管8个方面:

  (一)田。农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载体。田块相对集中、土地平整是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的前提。通过归并和平整土地、治理水土流失,实现连片田块规模适度,耕作层厚度增加,基础设施占地率降低,丘陵区梯田化率提高。

  (二)土。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提高土壤质量是推广良种良法、实现农业增产增效的重要条件。通过土壤改良改善土壤质地,增加农田耕作层厚度。

  (三)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通过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推广节水增效灌溉技术,增加有效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用水效率和农田防洪排涝标准。

  (四)路。田间道路是机械化作业的基本前提。通过田间道(机耕路)和生产路建设、桥涵配套,解决农田“路差、路网布局不合理”问题,合理增加路面宽度,提高道路的荷载标准和通达度,满足农业机械通行要求。

  (五)林。农田林网、岸坡防护、沟道治理等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保持工程是农业防灾减灾的重要生态屏障。通过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建设,解决防护体系不完善、防护效能不高等问题,扩大农田防护面积,提高防御风蚀能力,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六)电。必要的输配电设施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结合农村电网改造等工程建设,通过完善农田电网、配备必要的输配电设施,满足现有机井、河道提水、农田排涝、喷微灌等设施应用的电力需求,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七)技。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通过加快推广农业良种良法、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完善农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服务能力,提高良种覆盖率、肥料利用率、农林有害生物统防统治覆盖率和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八)管。建后管护是确保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长久发挥效益的关键。通过明确管护责任、完善管护机制、健全管护措施、落实管护资金,确保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数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

9. 高标准农田灌溉设备价格

小麦的喷灌设备造价每亩需要300到500元。小麦是一种旱地农作物,在一些粘土性地块和土壤保水能力强的耕地种小麦一般不需要灌溉浇水,但是在西北地区,黄土高原的干旱地区,土壤保水能力差,十年九旱,种植小麦需要配套喷灌和滴灌技术,这种设备一次性投资可以连续使用多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