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全自动开松机(开松机作用)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5 17:43   点击:86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开松机作用

开开花机主要是松解纤维、棉、纺织品等材质,通过撕扯使大块的纠结纤维松解变成小块或束状,同时在松解过程中伴有混和、除杂作用。

开花机一般是由一对喂入辊或喂入罗拉及一个开松锡林组成,开松锡林上装有角钉或梳针或针布或豪猪打手,为开松更彻底,有的还在锡林上装有工作辊及剥取辊。

不同的结构使其开花效果、混合效果、除杂效果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不同要求的生产线上应采用不同形式的开花机。也可根据加工的原料选用开松机,开花 后的纤维再喂入梳理机进行加工。

2. 开松机原理

将已经开松加油混合过的的羊毛进行除杂、混合、开松与梳理,将其制成重量均匀的毛网后分割或聚拢成具有一定重量的粗纱(毛线)或毛条,供下一道工序使用。

3. 开松机的类型

一、弹花机的工作原理:

弹花机工作时,将需要加工的原料(棉絮),均匀摊于喂棉帘上,原料由两对工作罗拉送给刺辊,进棉罗拉(两对相对旋转且带螺纹的粗轴辊),由于罗拉旋转,棉层在给棉罗拉强有力的握持下,不断喂入,棉层受到的握持力不断减弱,当锯齿对棉絮的钩取和摩擦的作用力大于它所受的握持力时,棉絮中被梳理开的纤维就逐渐被刺辊带走。刺辊与给棉罗拉间约有近千倍左右的拉伸,所以,棉絮被分离为单纤维状态,棉纤维中粘附的杂质比重大,在刺辊的高速运转作用下,产生较大的离心惯性力,当刺条滚筒离开给棉罗拉到排杂口这一段距离时,这些杂质就在离心惯性力作用下,沿着滚筒外圆的切线方向,不断抛射出去。而棉纤维的比重较小,离心惯性力也小,又被锯齿钩住,随着齿条滚筒进入接棉板,在气流的作用下,经输棉通道送到集棉尘笼表面,形成棉层,随着尘笼转动,经压棉辊压平,送入二道喂棉板,同前道原理相同,而混有灰尘和短纤维的空气,穿过尘笼网孔,经风机风道,送入除尘装置。

二、关于弹花机:

弹花机是一种弹棉花的设备,它可以使棉纤维重新排列,达到蓬松的效果,做成所需的产品,满足生活的需求,也可以去除棉花中的杂质。

三、弹花机的结构:

弹花机主要由墙架、进料帘、进料罗拉、刺辊、锡林、工作辊、转移辊、道夫、剥棉罗拉机或斩刀剥棉机构、除尘刀、尘斗和卷棉筒、配电柜及安全护罩等组成。

刺辊、道夫、锡林、工作辊、转移辊、是校过动平衡的;刺辊的刺条与槽是紧配合,锡林、工作辊、转移辊和道夫的两侧有边条紧靠,它们的两端用焊锡焊牢不会脱落,运转安全、可靠。

四、弹花机的种类:

1、小型弹花机

60年代生产的的弹花机。弹花机的弹花部位由三对 木鼓组成, 每对皆分为内外鼓,形如半圆,内鼓外面钉有锯条50根,外鼓里面钉有锯条40根。内鼓装在外鼓里面,安有铁轴可以转动,动力亦依靠人力踏动脚踏板,传动机构由大小飞轮、皮带盘、皮带、齿轮、滚轴等组成。工作时,先将皮棉平铺在机体盖上,用滚轴带住,然后工人踏动踏板,全机开始转动,皮棉由滚轴带入机内,依次经过三对内外鼓,经锯条摩擦后皮棉即弹松成为絮棉,随竹廉从出棉口出来,经压棉杖轻压,成为薄絮片。全过程除最初铺棉用手工外,其余均在机内完成。

2、普通弹花机

对60年代生产的弹花机改进而成。加入了吸尘功能。而且还大大的降低了设备的声音。同时加入罗拉(粗罗拉且带螺纹)。提高了设备的安全与稳定性。

其原理是由刺辊高速旋转达到开松的目的。适宜加工皮棉、古棉、化纤(布)、纱头、旧衣裤等纤维及其制品。

3、可调宽幅弹花机

它在延续了上一代弹花机所有优点的同时,又新加了更人性化的功能,可以调节出棉宽度、大木筒卷棉压揉、风机吸尘为一体的棉胎加工的专用机械.该机具有设计新颖 、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棉副调节灵活等,该机适用于各级皮棉、旧棉被胎、短化纤等物品的清弹和开松。

4、精细弹花机

精弹机,精细弹花机。它具有:一次成型,开松梳理棉花,耗电低,占地小等特点。精细弹花机梳理成型的棉被柔软,疏松,贴身等特点。通过精细弹花机加工的纤维无损伤,生产的棉胎纤维且均匀地相互交粘着;千层棉胎,所以制作好的棉胎不易分家。

5、全自动弹花机

近些年来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都是以人性化、数字化、机械化、自动化、现代化为中心。这些成为了现代化械企业竞争的主要元素。由单一功能设备组成的全自动生产线,成为了新时代的宠儿,如:大型全自动棉胎生产线,它把自动续棉、弹花、梳理、自动铺叙、自动织网的功能集于一身,是一款真正的全自动棉胎生产线。

6、吊弓弹花

工具:一弯弹弓、一张磨盘、一个弹花棰和一条牵纱篾。吊弓的构造很简单,弹花时全仗人手用弹花锤击打弓弦,将棉纤维弹松,每人每日不过弹皮棉 8斤。

7、木箱式

别名弹花车:在箱子里进行弹棉花,利用牲畜进行弹花。清末开始从日本引进木箱式弹花机。用这种弹花机弹花每人每日可弹絮棉130斤。这就是说,弹花机的效率比吊弓提高了15倍还多。

4. 小型开松机

市场上普遍的小型开松机在6千左右,开松梳理机一体机要三万左右

5. 新型开松机

一)香蕉树造纸法

日本国家化工实验室已发明了一种用甘蔗渣和香蕉制纸浆的方法,可取代用木浆造纸的方法。是一种造高强度纸的技术。造纸法是先将树和其他制纸原料放在硫化钠和氢氧化纳内煮,然后放在漂白剂内漂白,产生一股很强的气味和大量漂白废料。新造纸法不必经过漂白这一关,而且又可用循环工序处理废料,防止污染。这种造纸法生产成本低,最适合小规模造纸厂采用。

该技术的关键在于,将香蕉纤维处理成像棉维那样光滑。具体方法为:剥下的香蕉皮,用制蔗糖用的压榨机使其脱水,然后将其发酵。将一般生产棉、麻等纤维生产用的开松机进行一定的改造,就可用于香蕉纤维的纺织。这样制成的香蕉布手感如麻,可以用于制作食品的包装袋。

(二)醋菌纤维造纸法

用醋菌纤维作造纸原料,因其极高的纤维素纯度免去了一般植物纤维质素的制浆过程。日本在造纸业中将醋菌纤维素加入纸浆,可提高纸张强度和耐用性,并解决了废纸回收再利用后纸纤维强度下降的问题,加菌纤维于普通纸浆中可造出高品质特殊用纸,例如Ajjnomoto公司与三菱公司合作开发用于制造货币的特级纸,印刷质量好、抗水、强度高。加有菌纤维的高级书写纸吸墨均匀性、附着力好。菌胶纤维机械匀浆后与各种相互不亲和的有机、无机粉末和纤维材料混合制造不同形状及用途的膜片、无纺布和纸张,十分牢固,充分利用了纳米级超细纤维对物体极强的缠绕结合能力和拉伸强度。在制造过滤吸附有毒气体的碳纤维板时,加入醋菌纤维素,可提高碳纤维的吸附容量,减少纸中填料泄漏。

(三)取代木材的新型材料

1.以秸杆为主要材料,结合高分子化工原料如PP、PVC等其他辅助材料,用现代工业设备加工成各类产品。产品与传统原材料相比,具有高防水、防火、防蛀、防酸、表面耐擦、无化学反应、无放射性、易清洗、抗老化、不易碎、重量轻、强度高、环保适应性极佳等特点。工艺采用结皮低发泡、交联或纳米等技术。除了产品图案色彩可用本身特有的特点从成品中一次成型外,还可采用后加工的表面式、内置式涂装。因原材料本身的物理性能不易氧化,故涂装的色彩不褪色、耐老化、色泽均一、不脱落、色彩丰富、丽质清新、可满足不同品位消费层的心理需求。

2.草+塑胶=木

美国肯萨斯州一家工厂,用小麦杆、塑胶碎粒、旧报纸和少许木材,制成一种新木料,目前已代替木材,开始用来制造电线杆,将来还会用来制造铁路枕木、甲板、栏杆和门窗。有了这种生物合成木料,便可减少砍伐树木的数量,也可降低成本。这种木材还有一个好处,不会像普遍木材般弯曲或裂开,而且由于加入了不同颜色的塑胶,因此不同油漆。这种木材也可像普通木材般切开,做成不同形状。

植物纤维与塑胶的不同比例,可制成不同种类的木材。若使用多些纤维少些塑胶,便可制成较轻的品种,而且柔软度也较大,承受力比某些木材还要大50%至90%,使用寿命也长些,而且不会由于紫外光照射而变质;若要制造防水或室外用途的强力木材,则要多用些塑胶少用些纤维。

(四)纳米结构表面纸

华中师范大学纳米科技研究院(武汉)开发一种新型超疏水、自洁净的纳米结构表面纸,采用纳米分散技术将有机母液分割成微米尺度的“小岛”,无机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小岛”中,形成了超疏水的类荷叶结构。分据有关方面介绍,这种纳米纸是在普通纸的表面制备了一层纳米结构的薄膜,除了具有普通纸的功能外,还具有超疏水、自洁净、防潮、耐老化、光纤柔和、吸水性低、低伸缩率、高印刷表面强度等优异性能,而且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易于产业化。该产品属国内首创,且其增加成本仅为普通纸成本的10%左右,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五)纸质罐(瓶)为包装业注入活力

1.纸质罐

日本凸版印刷公司研制发明了一种能保持高度密封性和杀菌性的新型纸罐包装,其食品保存能力不低于金属罐。实践证明,在常温下,罐中食品至少一年内不会变质。

这种纸罐的主要特点是:比铁罐、玻璃瓶轻;能进行高温充填,由于采用了铝箔包装边缘保护,降低了氧的穿透力,因而在常温下流通保质期可达一年以上;罐身材料由纸、铝、聚乙烯、聚酯(PET)等复合而成,确保了罐身强度,能直接以罐状原形流通,故与传统的圆罐一样,可供自动销售机使用,回收处理方便,可烧毁,无公害。目前这种包装纸罐被用于啤酒、果汁等其他饮料的包装,并获得好评。该纸罐在罐侧面设计成下凹状,增加罐的强度,不会产生瘪罐现象。

目前中国铝易拉罐的年消耗量为60~70亿只,原材料需大量进口,且价格昂贵,加上污染环境等因素,国家已不再批准新建铝易拉罐生产线。能否找到代替铝易拉罐的新包装容器成为业界一直关心的问题。纸质易拉罐的诞生,克服了铝易拉罐的种种弊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据专家介绍,建一条铝易拉罐生产线至少需1700万元,而纸质罐生产线仅需200万元;铝易拉罐最小批量为2000万只,纸罐的经济批量为2万只以上。

2.利用废纸制造纸瓶

日本花王公司日前研究出新的纸瓶,可以用金属瓶盖封口,这日目前的纸盒做不到的。该公司称,利用这种新技术,可制出各式各样形状的纸瓶。这种全新的纸瓶由三层物料制成,中间一层是纸浆,底和面则由另一种质地的纸履盖。

“废纸瓶的硬度与塑料瓶没有分别,分别只在于材料不同。纸瓶在日后有可能完全取代塑料瓶。”废纸瓶的成本不会比塑料瓶高,不过废纸瓶还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正式推向市场。

(六)纸钢

纸钢是当代高科技的最新成果,它是用极细的金属丝和纤维混在纸浆中,用造纸法制成的特殊材料,所以又叫金属纤维纸。和纸一样薄,可是强度却与钢材相当。纸钢可制成板材,亦可冲压轧制成槽型、波型和各种异形材。

纸钢一经问世,就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前景。国外已用它制造汽车、火车的车厢,以及飞机机身的内壁材料。用纸钢造的轻便房屋,可以装拼运输,适宜作临时性的工场、课堂和野营房用。更妙的是,美国已用纸钢架成一座纸桥,跨度达15m,桥面宽约3m,连小型拖拉机和2.5t重的吉普车都能通过,而且可以随拆随装。造一座桥的纸钢材料,用一辆解放牌汽车就可以全部运走。还可以做台布、窗帘、被单等,或者冲压成碗、盆、盒子,以及代替木材做斗橱、衣橱、箱子、家具。凡塑料制品,都可以用纸钢来替代,其强度比塑料高,并且不会老化。

三、纸包装新秀

(一)新奇发热纸

日本的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奇的纸,通上电就热。原来这种纸两头儿有电极,只要把12伏直流电源跟纸两头儿的电极接通,纸的表面温度马上就可达80摄氏度左右。

这种纸是不会燃烧的,因它是用玻璃纤维和碳纤任维制成的。发热纸的宽度大约150厘米,长度任意,厚度在一毫米以下,它可像普通纸那样折叠、卷起来或者裁剪。

在这种新奇的纸贴在墙上,就可当暖气使用。贴在屋顶上,可把雪溶化掉,它也可当暖炉使用。用这种纸包装食物,通上直流电,一会儿食物就热了。

(二)磁性防伪纸

首先用印刷凸版制版法在桶形钢板上制备所需要之图案,并将非图案部分刻蚀穿透,太大的空隙应加上非磁材料的栅栏。桶内加上许多磁极,磁化成磁极图案,在桶外覆盖造纸抄造丝网。磁极可用永久磁极或用稳压直流电磁极。然后在纸浆中混入适量的磁性材料粉末,当纸浆和磁性粉末沉积在抄丝网上的时候,磁性材料粉末就按磁极图案的形状,植入磁性防伪纸中。

(三)会发光的纸

苏格兰内皮尔大学的雅诺计?豪伊托教授发明了一种由特殊颜料制成的能发光的纸,这种颜料由塑料纤维合成,可以在黑暗中发出亮光。雅诺申末教授花了5年时间做这一发明,他正考虑将该项技术庆用到无需电源的电视图像的生产上。现在需要等待的是某个出版商用这种纸印刷一本书刊,那将是一本漂亮、光彩照人而且安全的书。

(四)在纸上看电影

最近一期《自然》杂志披露,荷兰的菲利普斯科研小组的海伊斯和芬斯特拉研制出了一种特殊的纸张。其新颖之处在于它利用了水电解的化学变化过程。在这种电子纸张上,像素的转换速度在10毫秒以下??在这种速度下,图像和文字兼容。另外,它的重量仅是目前最轻薄的液晶显示屏的1/4。这样,在纸上看电影的梦想就能实现了。

(五)千年不变质的纸张新品

日本王子制纸公司开发出一种高级纸,能够保存1000年之久而不老化变质。含有残留木质素的普通纸极易受到酸性气体的腐蚀而老化,优质纸在数十年之后也会老化变质。王子制纸公司使用一种特殊的药品,对纸浆进行两次漂白,大大减少了木质素的残留量,从而防止了纸张的老化,并且提高了纸的洁白程度。用它书写与印刷学术论文、年鉴、辞典等,基本上能够保存上千年而不老化褪色或泛黄。

五、造纸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解决造纸原料的途径

对纸浆生产行业而言,资源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在日本生长的木材,砍伐树龄一般为50~60年(如杉树、桧树和落叶松等),最快也得30年。针对木材短缺的现状,日本业界多采取在气象条件较好的外国生产木材(植树)的方式,成功地将上述时间缩短至5~12年。我国北方地区实施“大规模发展速生杨,实行林浆纸一体化”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已建设了一批速生杨造纸林基地,南方地区则以马尾林,桉树等速生树种为主。

(二)淘汰机制缓解原料紧缺压力

专家认为,要使产业集群健康发展,必须用好两大淘汰机制,一是市场自然淘汰机制,二是政府政策干预形成的淘汰机制。2003年,我国的造纸工业遇到了纤维原料、煤、油供求关系紧张和原料大幅度涨价的打击,生产成本急剧上升,产品销售价提升艰难,利润空间减少,市场自然而然地启动了优胜劣汰的机制,在强手如林的纸业集群内,小型造纸厂自然成了牺牲者。

除了市场行为,政府有关部门出台环保等政策也在加大对小型造纸厂的淘汰力度。近几年,为解决原料结构性污染问题,山东省先后关闭了40余家麦草制浆的生产线。

(三)产业布局要纳入生态循环经济

为解决造纸产业集群带来的资源紧缺问题,专家认为,有关部门在审批大型造纸项目时,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对原料和水做充分的考虑;另一方面,行业要做好原料的“生态”循环使用。

纸业专家郭水新说,近年来,国外纸业发达国家走的是“生态循环”使用原料之路。所谓的循环使用,是指林纸结合的大循环和废纸回收利用的小循环两种,这两种循环使用的完整链条,保证了纸业可持续发展。

过去,我们没有原料循环使用的概念,现在我们有了这种意识。从《2003年中国造纸年度报告》中不难看出中国纸业无论是国产废纸,还是进口废纸的用量,都在提高。但这仅仅停留在小循环上,客观地讲,目前,中国纸业在原料使用上,大循环只停留在理念上。因为中国的第一拨纸林还没砍,况且育林面积还很小,不能满足造纸工业的需要。

目前,中国纸业必须走原料循环使用的路子,这是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这需要行业做更多的努力,把大循环理念落到实处。

(四)制浆、漂白、抄纸技术

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纸浆产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在环保方面引进了中浓度脱氧木质处理系统,处理废水排放问题。

90年代初,北欧的纤维生产全部转向不加氯的ECF漂白,和不用氯系列药剂的TCF漂白。再后来又出现臭氧漂白,并为此开发了高性能的臭氧专用AMZ搅拌器。臭氧漂白与ECF漂白相比,无论在降低成本,还是在纸浆品质的提高,以及环境的改善上,效果都更理想。现在,有许多的TCF漂白装置都已经被用作“臭氧ECF装置”。

到目前为止,印刷用纸、包装用纸和纸巾等的消费虽保持增长趋势;但印刷用纸伴随电子媒体,包装材料伴随聚合材料制品的出现,市场空间正面临一些变化,为确保市场份额,造纸行业必须在降低成本和提高品质方面多做文章,还必须引进新的技术,以减少各种原材料,比如纤维,微细纤维、填充材料、化学药品等的使用量。

(五)未来电子纸将引领消费潮流

与节约纸张相比,电子纸的最大特点是可以轻松携带和浏览大量内容。

所谓电子纸,是对“像纸一样薄、可擦写的显示器”的统称。电子纸具有很多优点,比如对比度较高、文字清晰、耗电量极小(液晶显示器的1/10~1/100左右),制造成本也较低等,在能够轻轻弯曲这一点上也具有与纸张极其相似的特点。

另外,电子纸还具有另一大特点??“即使切断电源,文字也不会消失”,也就是说,一旦写上内容后,其显示内容即使在断电后也可以照样显示。

尽管至今实用化的电子纸张还没有投产,但是目前在积极推进研究开发,其中也有开始进行批量生产零部件的公司。

据目前发表的资料,首款电子纸具有单色、2色阶,160~200像素/英寸左右的表现力,预计起步阶段将主要用来存储显示袖珍本及单行本等的文字内容。今后,作为数字化信息的表现手段,数字化纸张的开发将日益进步,而如何给人以适度刺激、帮助其形成记忆是设计开发中必须重视的内容。

(六)造纸基因树

1.转基因树

森林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资源之一,但它的培育期长。用生物技术可以加速育种。科学家已育成一种转基因树,这种树比普通树木长得快。

用木材造纸的难度在于从木浆里剔除木质素??一种使木质坚硬的强聚合物。这个过程需要使用一些剧毒化学药品和消耗大量能源。但是,由密歇根理工大学林学院的文森特?章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已育成一种转基因树,它含有的木质素比普通的树木减少45%。

最近,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园艺学家戴维?D?埃里斯成功地把外来基因注入到白云杉的胚胎里。许多经过基因改造的胚胎现在长成了籽生植物,并迅速生长到三四英寸。

看起来我们正接近对树木和丛林进行基因改造以加快它们生长速度的边缘。研究人员早已开始推进针叶树和松树的生长。一旦这些举措得到完善,那么,我们的工厂将获得无穷无尽的为生产程序所必需的给料供应。

2.超级树

为了适应不断增长的木材和纸张需求,联合园区公司(UnionCampCorporation)和韦斯威寇(Wesvaco)等一些企业的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开发“超级树”。这种树的实验室培养样本10年可长100英尺寸(合30.48米),且能抵抗疾病,产材也更多。通过选择育种,这种超级树会被培植得像棍子一样,没有多余的枝叶。遗传学是解开树木生长速度奥秘的钥匙,树木科学家们正在抢着去发现这一潜在生财之道的正确“秘方”。这种短周期的树木生产将会降低所有木制品的成本。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