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油脂浸出设备价格(油脂浸出工艺流程)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4 15:13   点击:21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油脂浸出工艺流程

浸出工艺是:把黄豆油料胚(或预榨饼)浸于选定的溶剂中,使油脂溶解在溶剂内(组成混合油),然后将混合油与固体残渣(粕)分离,混合油再按不同的沸点进行蒸发、汽提,使溶剂汽化变成蒸气与油分离,从而获得油脂(浸出毛油)。

2. 油的浸出工艺

植物中提取食用油有两种工艺方法,分化学取油法和物理取油法,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浸出法(化学)和压榨法(物理):

压榨法:压榨法有悠久的历史,它的工艺过程比较简单:把油料蒸熟、炒熟以后,用机械的方法把油从油料中挤压出来。古老的压榨法,需要操作人员付出繁重的体力劳动。而挤压过的油渣(油饼)中,残油含量相当高,因而浪费了极为宝贵的油料资源。现代的压榨法已是工业化自动化的操作,但油渣中残油含量高的问题还是不能解决。

从压榨的原料的预处理来区分有冷榨法和热榨法,也叫熟榨法。冷榨就是原料不经过烘炒或者蒸制直接将原料投入榨油机挤压出油,这种方法油品颜色相对比较浅,色彩更加明亮,但出油率低,而且油料味道不浓厚,香醇。而熟榨要把油料作物在压榨前经过烘干,目的是降低原料水分,增加油脂分子的活跃性和流动性,从而提高出油率,保证油质味道的香浓。但也破坏了油品的化学组织成分,导致油的颜色更深,更黑。

油料压榨工艺的基本过程如下:

1.常规生产工艺:生料--蒸炒--压榨--机榨毛油

2.特殊油脂生产工艺:油籽--炒籽--压榨--过滤--香味油脂

3特殊油料生产工艺:油籽--整籽冷压榨--过滤--冷榨油脂

油料被挤压出油过程:当油料进入榨油机榨膛内,随着榨膛旋转,压力增大。籽料随着油脂的挤出不断挤紧,直接接触的榨料粒子间相互产生压力而造成籽料的塑性变形,尤其在油膜破裂处和粘合一体。这样在被挤出炸膛后,榨料不在是松散体,而形成一种可塑体,称为油饼。压榨时由于温度和压力的双重作用,蛋白质会继续变质,继而影响榨料塑性,总之,蛋白质变性程度适当才能保证最好的压榨出油效果。

浸出法:浸出法是一种制油工艺。其理论依据是萃取原理,它于1843年起源于法国,是一种安全卫生、科学先进的制油工艺。现在工业发达国家用浸出法生产的油酯总产量的90%以上。浸出法制油的优点是粕饼中含残油少、出油率高、加工成本低、经济效益高,而且粕的质量高,用于饲料行业饲养效果好。

国家专门为油料加工安排生产的专用溶剂油,以其自身成分特点,能够保证其与油脂彻底分离脱除。浸出法是利用油脂和有机溶剂相互溶解的性质,将油料破碎压成胚片或者膨化后,用有机溶剂(一般情况下是正己烷)和油料胚片在名叫浸出器的设备内接触,将油料中的油脂萃取溶解出来。然后通过加热汽提的方法,脱除油脂中溶剂。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油料残渣中的残油降低至1%率以内。以大豆为例,浸出法比压榨法的出油率要高50%。

浸出法制油工艺

(1)浸出法制油工艺的分类按操作方式,浸出法制油工艺可分成间歇式浸出和连续式浸出:

①间歇式浸出 料胚进入浸出器,粕自浸出器中卸出,新鲜溶剂的注入和浓混合油的抽出等工艺操作,都是分批、间断、周期性进行的浸出过程属于这种工艺类型。

②连续式浸出 料胚进入浸出器,粕自浸出器中卸出,新鲜溶剂的注入和浓混合油的抽出等工艺操作,都是连续不断进行的浸出过程属于这种工艺类型。

按接触方式,浸出法制油工艺可分成浸泡式浸出、喷淋式浸出和混合式浸出:

③浸泡式浸出 料胚浸泡在溶剂中完成浸出过程的叫浸泡式浸出。属浸泡式的浸出设备有罐组式,另外还有弓型、U型和Y型浸出器等。

④喷淋式浸出 溶剂呈喷淋状态与料胚接触而完成浸出过程者被称为喷淋式浸出,属喷淋式的浸出设备有履带式浸出器等。

⑤混合式浸出 这是一种喷淋与浸泡相结合的浸出方式,属于混合式的浸出设备有平转式浸出器和环形浸出器等。

(2)浸出法制油工艺 按生产方法可分为直接浸出和预榨浸出:

①直接浸出 直接浸出也称“一次浸出”。它是将油料经预处理后直接进行浸出制油工艺过程。此工艺适合于加工含油量较低的油料。

②预榨浸出 预榨浸出油料经预榨取出部分油脂,再将含油较高的饼进行浸出的工艺过程。此工艺适用于含油量较高的油料。

(3)浸出工艺的选择依据及基本的工艺流程 浸出生产能否顺利进行,与所选择的工艺流程关系密切,它直接影响到油厂投产后的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生产能力和操作条件等诸多方面。因此,应该采用既先进又合理的工艺流程。选择工艺流程的依据是:

①根据原料的品种和性质进行选择 根据原料品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工艺流程,如加工棉籽,其工艺流程为:棉籽→清洗→脱绒→剥壳→仁壳分离→软化→轧胚→蒸炒→预榨→浸出;

若加工油菜籽,工艺流程则是:油菜籽→清选→轧胚→蒸炒→预榨→浸出;

根据原料含油率的不同,确定是否采用一次浸出或预榨浸出。如上所述,油菜籽、棉籽仁都属于高含油原料,故应采用预榨浸出工艺。而大豆的含油量较低,则应采用一次浸出工艺。

大豆→清选→破碎→软化→轧胚→干燥→浸出;

②根据对产品和副产品的要求进行选择 对产品和副产品的要求不同,工艺条件也应随之改变,如同样是加工大豆,大豆粕要用来提取蛋白粉,就要求大豆脱皮,以减少粗纤维的含量,相对提高蛋白质含量,工艺流程为:

大豆→清选→干燥→调温→破碎→脱皮→软化→轧胚→浸出→浸出粕→烘烤→冷却→粉碎→高蛋白大豆粉

③根据生产能力进行选择 生产能力大的油厂,有条件选择较复杂的工艺和较先进的设备;生产能力小的油厂,可选择比较简单的工艺和设备。如日处理能力50吨以上的浸出车间可考虑采用石蜡油尾气吸收装置和冷冻尾气回收溶剂装置。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士指出,对大部分油料来说,不管是压榨还是浸出,得到的毛油因为含有磷脂、游离脂肪酸、农药残留等,不能直接食用,都必须经过脱胶、脱酸、脱色和蒸馏脱臭等精炼工序后,才能得到可供我们食用的油。因此,食用油是否安全,不在于前段制取采用压榨还是浸出工艺,主要是由后续的精炼工艺决定的。

浸出油厂用的正己烷都必须是食品级的,食品级的正己烷经过重金属脱除处理,铅、砷等有害金属残留都低于10ppb(亿分之一),这么低的残留不会对生产的油有危害。

我国国标规定食用油外包装上必须标明制取工艺,这是为了给消费者以知情权,并不意味着两种制取工艺在食品安全上有差异。

3. 油脂浸出工艺流程图cad下载

浸出油和地沟油有以下几点区别:第一,浸出油是指榨油作物经过高温加热后,由机器榨出油脂。地沟油多指餐馆、饭店、餐饮企业丢弃在下水道里面的不要的油脂废渣,然后经过人为地提炼出来的油脂。第二,浸出油是干净卫生油脂可以食用,地沟油是不能够食用的,只能用做飞机燃料。

4. 油脂浸出工艺流程的书

浸出油的工艺流程主要是通过筛选、清壳、和去壳、破碎、压轧、烘干等预处理等工序结束之后,送入浸出油设备加溶剂浸出、然后将制取的油脂通过三次蒸馏去除溶剂、水化脱胶磷脂、真空脱臭后得到成品油。再经过碱炼、脱色等精炼过程后得到市场需要的优质精炼油。

5. 油脂的生产工艺流程

传统的压榨菜籽油的方法,首先去除杂质,然后轧胚,然后在高温下焙炒,压榨,然后使用多层帆布过滤的物理方法,后去除磷脂等有害物质。 所有生产过程都是物理方法。 保留了植物油的原始风味。但由于传统的生产工艺不达标,菜籽油含有对人体有害的芥酸,芥酸可能导致血管中脂肪沉积,从而增加心脑血管患病的风险。随着技术的发展,低芥酸菜籽油这种特优品种的菜籽油已经面向大众。

而下面我们简要介绍传统的物理压榨与化学浸出工艺两个工艺的不同

1、物理压榨工艺

将菜籽加水破碎(加水的目的是防止炒焦)→然后入锅炒熟(炒到115摄氏度)→再入螺旋榨油机压榨→出毛油(半成品油)→将毛油沉淀→进行毛油精炼(传统工艺是将毛油加热到60-80摄氏度后,每100Kg毛油兑水3-5Kg进行提炼,脱磷脂、脱色、脱酸介)→然后脱水后制成食用油传统物理压榨法整个榨油和炼油过程未使用任何化学剂,所以不存在化学残留。

2、化学浸出油工艺

先将菜籽压成碎薄片→用称为“六号抽提溶剂油”(俗称六号轻汽油)浸泡,使油脂溶解在轻汽油中形成混合油→然后对混合油进行加热,除去轻汽油,制成半成品油→菜籽毛油化学高温精炼脱胶、脱色、脱臭(用15波美度的碱液提炼;脱色用膨润白土,并适当加入活性炭)→后制成食用油。

6. 油脂浸出工艺流程说明

浸出油设备生产加工食用油的工艺流程主要是通过筛选、清壳、和去壳、破碎、压轧、烘干等预处理等工序结束之后,送入浸出油设备加溶剂浸出、然后将制取的油脂通过三次蒸馏去除溶剂、水化脱胶磷脂、真空脱臭后得到成品油。再经过碱炼、脱色等精炼过程后得到市场需要的优质精炼油。

7. 油脂制取的工艺流程

动物油脂的炼制是指通过加热的方式使油脂从动物器官中熔炼、分离出来的过程。

目前动物油脂的炼制工艺主要有干法炼制和湿法炼制两种方式。

所谓干法炼制即将动物脂肪放在容器中,通过对容器加热,容器再对动物脂肪加热的方式使油脂熔炼、分离的一种炼制工艺

8. 油脂浸出工艺流程图

将清理干净的大豆进行去皮、破碎、轧胚、膨化等一系列处理。

膨化后的大豆送往浸出车间,通过溶剂浸出油脂的原理获得大豆浸出油。

接着大豆浸出油会进入到精炼车间,去除油脂中的溶剂残留、胶质、色酸等。

精炼后的大豆油一般为一级大豆油,各项指标应符合GB/T 1535-2017。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