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监测蛋白质(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8 05:07   点击:20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一般认为蛋白质中的平均含氮量为16%,于是含氮量=蛋白质量*16%, 蛋白质量=含氮量/16%=含氮量*6.25 氨基酸脱水缩合后剩余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其含氮量的6.25倍(约值)

2. 植物组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蛋白质作为有机大分子分子化合物,在水中以分散态(胶体态)存在,因此,蛋白质在水中无严格意义上的溶解度,只是将蛋白质在水中的分散量或分散水平相应的称为蛋白质的溶解度(solubility)。

蛋白质溶解度的大小在实际应用中非常重要,因为溶解度特性数据在确定天然蛋白质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时是非常有用的,蛋白质变性的程度也可以通过蛋白质的溶解行为的变化作为评价指标,此外,蛋白质在饮料中的应用也与其溶解性能有直接的关系。

3. 牛奶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蛋白质含量如下:

大豆:35.1g

牛奶:3g

鸡蛋:12.7g

1、每100克大豆含蛋白质35.1g,是小麦的3.6倍、玉米的4.2倍、大米的5倍,是牛肉的2倍,大豆含有异黄酮、卵磷脂、皂苷、可溶性纤维等,具有重要的保健功能。

2、每100克大豆中含蛋白质约35克,每100克牛奶含蛋白质约3克,大豆的营养价值高于牛奶。

3、每百克鸡蛋含12.7克蛋白质。大致相当于3两鱼或瘦肉的蛋白质含量。100克鸡蛋中还含有脂肪8.8克、碳水化合物2.8克、维生素A234微克、硫胺素0.11毫克、核黄素0.27毫克、维生素E1.84毫克等

4.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可溶性还原糖 用菲林试剂 必须加热 有砖红色沉淀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反应脂肪 苏丹3或苏丹4 苏丹3呈橘黄色 苏丹4呈红色 淀粉 用碘液 蓝色反应 (后3个不需加热的)还原糖 菲林试剂 水浴加热产生砖红色脂肪 苏丹3 4 染液 染成 红色或橘红蛋白质 双缩尿试剂 颜色反映 为紫色 是它与蛋白质中的肽键结合产生的淀粉 碘 显蓝色谢谢

5.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一、物理性质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一种极重要的高分子有机物,占人体干重的54%。蛋白质主要由氨基酸组成,因氨基酸的组合排列不同而组成各种类型的蛋白质。人体中估计有10万种以上的蛋白质。生命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这种运动方式是通过蛋白质来实现的,所以蛋白质有极其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人体的生长、发育、运动、遗传、繁殖等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生命运动需要蛋白质,也离不开蛋白质。

营养学上根据食物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将食物蛋白质分三类:

1、完全蛋白质这是一类优质蛋白质。它们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彼此比例适当。这一类蛋白质不但可以维持人体健康,还可以促进生长发育。

2、半完全蛋白质这类蛋白质所含氨基酸虽然种类齐全,但其中某些氨基酸的数量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它们可以维持生命,但不能促进生长发育。

3、不完全蛋白质这类蛋白质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必需氨基酸,单纯靠它们既不能促进生长发育,也不能维持生命。

根据蛋白质分子的外形,可以将其分作3类

1.球状蛋白质分子形状接近球形,水溶性较好,种类很多,可行使多种多样的生物学功能。

2.纤维状蛋白质分子外形呈棒状或纤维状,大多数不溶于水,是生物体重要的结构成分,或对生物体起保护作用。

3.膜蛋白质一般折叠成近球形,插入生物膜,也有一些通过非共价键或共价键结合在生物膜的表面。生物膜的多数功能是通过膜蛋白实现的。

二、化学性质

①具有两性

蛋白质是由α-氨基酸通过肽键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在蛋白质分子中存在着氨基和羧基,因此跟氨基酸相似,蛋白质也是两性物质。

②可发生水解反应

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经过多肽,最后得到多种α-氨基酸。

蛋白质水解时,应找准结构中键的“断裂点”,水解时肽键部分或全部断裂。

③溶水具有胶体的性质

有些蛋白质能够溶解在水里(例如鸡蛋白能溶解在水里)形成溶液。

蛋白质的分子直径达到了胶体微粒的大小(10-9~10-7m)时,所以蛋白质具有胶体的性质。

④蛋白质沉淀

原因:加入高浓度的中性盐、加入有机溶剂、加入重金属、加入生物碱或酸类、热变性

少量的盐(如硫酸铵、硫酸钠等)能促进蛋白质的溶解。如果向蛋白质水溶液中加入浓的无机盐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做盐析.

这样盐析出的蛋白质仍旧可以溶解在水中,而不影响原来蛋白质的性质,因此盐析是个可逆过程.利用这个性质,采用分段盐析方法可以分离提纯蛋白质.

⑤蛋白质的变性

在热、酸、碱、重金属盐、紫外线等作作用下,蛋白质会发生性质上的改变而凝结起来.这种凝结是不可逆的,不能再使它们恢复成原来的蛋白质.蛋白质的这种变化叫做变性.

蛋白质变性后,就失去了原有的可溶性,也就失去了它们生理上的作用.因此蛋白质的变性凝固是个不可逆过程.

造成蛋白质变性的原因

物理因素包括:加热、加压、搅拌、振荡、紫外线照射、X射线、超声波等:

化学因素包括: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三氯乙酸、乙醇、丙酮等。

⑥颜色反应

蛋白质可以跟许多试剂发生颜色反应.例如在鸡蛋白溶液中滴入浓硝酸,则鸡蛋白溶液呈黄色.这是由于蛋白质(含苯环结构)与浓硝酸发生了颜色反应的缘故.还可以用双缩脲试剂对其进行检验,该试剂遇蛋白质变紫

⑦蛋白质在灼烧分解时,可以产生一种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

6. 测定蛋白质浓度的方法

  计算吸氧浓度的常用公式为: 吸氧浓度(%)=21+4×氧流量(升/分钟)   氧含量(oxygen content)是指血液与空气隔绝条件下血中氧的含量,包括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部分,反映血标本中氧的实际含量。   氧溶解量受PO2的影响,0.13kPa氧分压可溶解0.03ml/L的氧。正常情况下,溶解状态的氧仅为3ml/L,量很小,实际所测的血氧含量为血红蛋白结合的氧。血氧含量由血红蛋白含量和它们之间的结合程度所决定。

7.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实验中,使用的水最低要求是蒸馏水,更高精度要求可能会使用双蒸水。因为Bradford检测中要用的试剂配制,标准曲线的制作都要用到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