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凯氏定氮仪的使用方法(凯氏定氮仪的使用注意事项)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7 06:57   点击:52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凯氏定氮仪的使用注意事项

应该是碱泵结晶了,凯式定氮仪容易出现这种情况,进口的比如FOSS也避免不了,他只是用增大碱泵的腔体来延缓碱泵的使用寿命。

济南阿尔瓦仪器的凯式定氮仪从根本上杜绝了碱泵结晶的问题。

2. 凯氏定氮仪操作规程

现在不管半自动还是全自动的定氮仪都有这一指标, 也是衡量仪器精度的首要指标, 可以这样理解, 你的样品中比如有100毫克氮, 仪器实际测出来如果也是100毫克,那回收率就是100%,一般现在仪器的误差都会写100%±0.5. 当然基本上厂家都是达不到的,实际回收率可用已知含量的样品测试比对。

3. 凯氏定氮仪的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从凯氏定氮原理可以知道:凯氏定氮法是将含氮有机物转变为无机氮硫酸铵来进行检测,以得到含氮量的测定值乘以一定系数得出蛋白质含量。

而含氮有机物不仅仅是蛋白质,还有三聚氰胺等等。

在加上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现行国家标准和国际通行测定方法是经典凯氏定氮法,这就为造假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蛋白质中的含氮量不超过30%,三聚氰胺的最大的特点是含氮量很高(66%),溶于水后无色无味,也就是说在一杯清水中加入三聚氰胺,然后用凯氏定氮法检测,结果显示是含有蛋白质的。

由于“凯氏定氮法”只能测出含氮量,并不能鉴定饲料中有无违规化学物质,所以,添加三聚氰胺的奶粉理论上可以测出较高的蛋白质含量。

4. 凯氏定氮仪操作注意事项

凯氏定氮加入有大量的硫酸钾和少量硫酸铜,加热时溶解,冷却后过饱和在浓硫酸中析出结晶

5. 凯氏定氮仪用法

凯氏测定氮法是由丹麦化学家凯道尔于1883年建立的,现已发展为常量、微量、平微量凯氏定氮法以及自动定氮仪法等,是分析有机化合物含氮量的常用方法。

凯氏定氮法的理论基础是蛋白质中的含氮量通常占其总质量的16%左右(12%~一19%),因此,通过测定物质中的含氮量便可估算出物质中的总蛋白质含量(假设测定物质中的氮全来自蛋白质),计算公式: 蛋白质含量=含氮量/16%

6. 凯氏定氮仪常见问题

凯氏定氮法原理是:通过测氮的含量而得出蛋白质含量.公式:蛋白质含量=蛋白氮X6.25(注:氮元素占蛋白质中组成百分比为16%,式子中的6.25是16%的倒数)凯氏定氮法测定的氮,包括蛋白质中的氮还有样品中其它的氮.所以测得结果高于样品蛋白质的实际含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