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柔性制版设备(柔性版制版)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5 06:35   点击:22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柔性版制版

柯达最新的NX数码柔印制版系统中,在 全胜NX成像机中出来的是热敏成像胶片,也就是说跟CTP的定义电脑直接制版(computer to plate)是不符合的。那么全胜NX成像机还是不是一台CTP机呢? 如果单单看是否直接从电脑到制版,全胜NX成像机的确不是直接出印版,它是在热敏胶片上成像,然后再把热敏胶片覆合到柔性版材上制版,是有点像以前的菲林制版步骤,更像一台照排机。 但是,柯达全胜NX本身的确是一台CTP机改进的机器,对它进行某些调节后它是可以直接出印版的,本质上它就是一台CTP机。它这所以要转换成出热敏成像胶片,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生成柔印平顶网点。只有先生成胶片,与柔性版紧密覆合,才能消除抑氧反应,使得印版上的图文部分充分固化,不被冲洗掉,才能形成稳定的平顶网点结构。只有有了这种平顶网点结构,才能够有着高精度与高重复性以及可预见性,所以,这种工艺,制成的版质量是高于普通的柔印CTP的。一个有着更高质量且也可直接出印版的机器,还是叫CTP机更为合适,所以,柯达全胜NX柔印成像机就是一台CTP机。

2. 柔性版制版公司

实地印不实的问题在柔印生产中也多有发生,大部分是要求较高的产品才会注意这个事情,其主要原因是油墨转移不良。所有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增加油墨的转移量,比如适当增加印版和承印物之间的压力,使用硬度更低或者是兼容性更高的印版或者衬垫胶带等来改善油墨转移情况。

有些时候也可能是油墨的粘度太低,也或者是色浓度太低所致,此时应调整好油墨的粘度及处理好油墨添加剂的平衡,特别注意色浓度要提高起来,实在不行只有更换合适的油墨。柔性树脂版印版的表面状况不是太好的情况也会影响油墨的转移,比如印版在制作过程中未充分清洁部分残留溶剂,在使用过程中沾染了部分油渍等,也有可能印版表面本身就不平整(有些传统制版使用爽身粉颗粒)那么就应该先对印版进行处理,去除残留的化学物,必要是更换新的印版,或适当增加印刷压力以缓解油墨转移不良的情况。

3. 柔性版制版时需用什么晒制印版

  特种油墨分类有:液晶油墨、香味油墨、珠光油墨、发电致发光油墨、  夜光油墨、刮刮卡油墨、复写纸油墨。  热烫金和冷烫金的区别:  

1、冷烫金速度快,最快速度可达50—60米/分钟,而一般的圆压圆烫金速度只有20—30米/分钟。  

2、冷烫金的材料适用面广,如可在热敏类纸张和一部分薄膜材料上进行冷烫金。  

3、由于使用一般柔印版代替昂贵的金属版滚筒,所以大大降低了烫金版的制作成本,冷烫金的成本大约仅为普通烫金的十分之一。  

4、由于不使用加热滚筒,节省了能源,降低了消耗。  

5、由于不制作金属版滚筒,摒弃了化学腐蚀工艺,因此减少了污染,有利环境保护。  

6、采用传统的烫金工艺制作金属版滚筒需要一到两个星期,而冷烫金制版仅需很短的时间,使生产周期大大缩短。  冷烫金工艺受粘合剂、金属箔等条件的限制,也存在一些缺点,如:  1、印刷品冷烫金后必须上光或覆腊,用以保护烫金图纹,增加了烫金成本和工艺的复杂性。  2、冷烫金工艺不适合应用在有收缩特性的薄膜材料上,如PVC、PE等材料。  3、由于UV粘合剂流平性差,所以干燥后的表面有些不是绝对的平面,导致转移在其上面的金属箔表面亮度差,有漫反射现象。也就是说,冷烫金的效果不如传统的热烫金。  冷烫金工艺适用于在各种类型的窄幅印刷机上,由于工艺简单,附中设备安装方便,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烫金新工艺。  冷烫金工艺的技术关键是UV粘合剂和特种电化铝金属箔。目前,进口和国产的UV粘合剂在我国市场上已有销售,而不涂布热熔胶的电化铝生产工艺很简单。我们相信,随着印刷工业的发展和各行业应用的需要,冷烫金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也获得较大的发展。

4. 柔性版制版工艺中,后曝光的作用是

从原稿设计和制版工艺角度来看,柔版印刷工艺自成体系、有其自身的独特之处,其制版工艺流程基本如下:

原稿→电子分色或照相→正阴图→背曝光→主曝光→显影冲洗→干燥→后处理→后曝光→贴版

5. 柔性版制版原理

1) 与凹印和胶印相比,柔印密度曲线不稳定,印版厚度变化对于印刷质量有较大影响,这增大了柔印版彩色套印的难度。

2) 柔性版印刷采用网纹辊传墨,印版网线必须和网纹辊的线数相匹配,否则会造成高光区的小点陷入墨孔而印不出来,同时四色版的网角不能采用45°,否则易产生龟纹。

3) 网点增大较严重,因为柔性版硬度低,图文受挤压后容易变形,印刷过程中的网点增大比较严重。一般的增大范围在16%-30%,中间调最高可达50%,有2%-3%的网点增大至15%甚至更高。因此,印刷品的阶调层次难以得以保证,致使整个版层次向高调发展,暗调部分变成实地,网点出现空心、不光洁。网点层次发生变化会使图像严重偏色,整个画面看上去层次不明、不清晰、细微层次难以表现、立体感不强。在网点增大的影响下,柔性版印刷出的图像10%以下的高光层次丢失严重,85%以上暗调层次易变成实地。

4) 因为柔性版印刷的压力很小,压力稍有变化都会对印刷质量产生明显变化,压印力的控制变得非常重要。

5) 需重新设定分色参数,不能照搬胶印或凹印。目前我国引进的大多是机组式的柔印设备,机组一般有6-8个,再加上包装行业较多采用专色,因此,柔印在分色上要考虑多色分色,以弥补印刷上网点表现的不足。

6) 设计合理的后工序。柔印印刷单元较多,再加上联机多道后加工,对套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柔印制版时,如何同时设计后加工工艺成为一大难点。

7) 柔印网点增大呈非线性变化,即这种变化与网点面积不是成正比例的。胶印网点增大是等距离的,而柔印印版上网点越小,在印刷中由于受力面积小,受力后横向变形越大网点增大越严重。这与柔印要拉开色彩与阶调反差的要求正好相反。柔印网点呈如下变化趋势:在网点极小时,要么绝网(晒版造成的);要么增大至15%甚至更大的网点(印刷造成的)。在暗调部分,网点极易成为实地(晒版和印刷造成的)。

8) 柔性版贴版变形与补偿途径。柔性版最明显的特点是具有弹性,一块制做得非常完美的柔性印版,当它被安装到圆柱形滚筒之后,印版沿滚筒额度周向的表面会产生弯曲变形,这种变形会涉及到印版表面的图文,使得印刷出来的图文与原稿尺寸发生偏差。对于质量要求不高的印刷品,可以不予考虑,但对于质量要求较高的印刷品,必须采取措施以补偿这种尺寸的变化,补偿途径目前有下列几种:

a) 在原稿设计时,根据印版伸长率,在变向尺寸中减去相应值。

b) 拍摄晒版软片时,采用变形镜拍摄,缩短变向尺寸。

c) 采用电脑制版,只需在设计完墨稿分色前,给一个单项缩放指令。

d) 采用滚筒式的晒版方法,即晒制印版滚筒与印版滚筒尺寸相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