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凯氏定氮法的原理(凯氏定氮法的原理与应用)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7 07:19   点击:9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凯氏定氮法的原理

凯氏定氮法以硼酸吸收NH3以盐酸滴定是强酸滴定弱碱,终点生成NH4CⅠ。

2. 凯氏定氮法的原理与应用

水蒸气可使试样表面氨分压减小,充分带走氨。

凯氏定氮法是测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总氮量的一种方法。即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浓硫酸消化样品将有机氮都转变成无机铵盐,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铵盐转化为氨,随水蒸气蒸馏出来并为过量的硼酸液吸收,再以标准盐酸滴定,就可计算出样品中的氮量。

所有试剂均用不含氨的蒸馏水配制。

3. 凯氏定氮法原理和方法

凯氏定氮法

凯氏定氮法是由丹麦化学家凯道尔于1833年建立的,现已发展为常量、微量、平微量凯氏定氮法以及自动定氮仪法等,是分析有机化合物含氮量的常用方法。凯氏定氮法的理论基础是蛋白质中的含氮量通常占其总质量的16%左右(12%~一19%),因此,通过测定物质中的含氮量便可估算出物质中的总蛋白质含量(假设测定物质中的氮全来自蛋白质),即: 蛋白质含量=含氮量/16%。

凯氏定氮法是测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总氮量的一种方法。即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浓硫酸消化样品将有机氮都转变成无机铵盐,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铵盐转化为氨,随水蒸气蒸馏出来并为过量的硼酸液吸收,再以标准盐酸滴定,就可计算出样品中的氮量。由于蛋白质含氮量比较恒定,可由其氮量计算蛋白质含量,故此法是经典的蛋白质定量方法。

4. 凯氏定氮法基本原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1 原理

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食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

5. 凯氏定氮法的原理和方法

凯氏定氮法是分析有机化合物含氮量的常用方法。即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浓硫将有机氮都转变成无机铵盐,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铵盐转化为氨,随水蒸气蒸馏出来并为过量的硼酸液吸收,再以标准盐酸滴定,计算出样品中的氮量。

首先将待测物中的氨在加强热及硫酸铜催化,浓硫酸作用下,生成硫酸铵。此过程最终溶液需要呈蓝绿色澄清透明溶液。

第二步是在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通过蒸馏释放出氨,收集于硼酸溶液中。硼酸溶液中提前加入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可以观察到溶液由暗红色变为绿色。

最后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或硫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标准酸溶液的消耗量计算出氮的含量。滴定过程中,溶液颜色由绿色变为灰绿色为终点。

6. 凯氏定氮法原理方程式

凯氏定氮法是通过测出样品中的总含氮量再乘以相应的蛋白质系数而求出蛋白质的含量,此法的结果称为粗蛋白质含量。

原理:有机含氮化合物与浓硫酸共热消化,氮转化为氨,再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硫酸铵与强碱反应,放出氨。将氨蒸馏到过量的标准无机溶液中,再用标准碱溶液进行滴定。根据测得的氨量,计算样品的总氮量。、试剂与材料:浓硫酸、硫酸钾-硫酸铜粉末(称取80g硫酸钾和20g硫酸铜(五水),0.3g二氧化硒研细混合)、30%氢氧化钠溶液、2%硼酸溶液、0.01M标准盐酸、混合指示剂(田氏指示剂)储存液(取50ml0.1%甲烯蓝乙醇溶液与200ml0.1%甲基红溶液混合,储存于棕色瓶中备用。

克氏定氮法 :天然含氮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与浓硫酸共热时分解出氨,氨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在克氏定氮仪中加入强碱碱化消化液,使硫酸铵分解出氨。用水蒸气蒸馏法将氨蒸入硼酸溶液中,然后再用标准稀硫酸酸溶液进行滴定,滴定所用稀硫酸酸的量(mol)相当于被测样品中氨的量(mol),根据所测得的氨量即可计算样品的含氮量。

  原理是因为蛋白质含氮量通常在16%左右,所以将克氏定氮法测得的含氮量乘上系数6.25,便得到该样品的蛋白质含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