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蛋白质吸光度测量(吸光度测蛋白质含量)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20 07:30   点击:176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吸光度测蛋白质含量

双缩脲法

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分析方法

双缩脲法是一个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分析方法。双缩脲试剂是一个碱性的含铜试液,呈蓝色,由1%氢氧化钾、几滴1%硫酸铜和酒石酸钾钠配制。当底物中含有肽键时(多肽),试液中的铜与多肽配位,配合物呈紫色。可通过比色法分析浓度,在紫外可见光谱中的波长为540nm。鉴定反应的灵敏度为5-160mg/ml。鉴定反应蛋白质单位1-10mg。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双缩脲法

外文名

Biuret method

成分

氢氧化钾、硫酸铜、酒石酸钾钠

名词解释

双缩脲反应产生的紫色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而与蛋白质分子量及氨基酸成分无关,故可用来测定蛋白质含量。

双缩脲试剂中真正起作用的是硫酸铜,而氢氧化钾仅仅是为了提供碱性环境,因此它可被其他碱,如氢氧化钠所代替。向试剂中加入碘化钾,可延长试剂的使用寿命。

基本概况

实验原理

双缩脲(NH2CONHCONH2)是两个分子脲经180℃左右加热,放出一个分子氨后得到的产物。在强碱性溶液中,双缩脲与二价铜离子形成紫色络合物,称为双缩脲反应。凡具有两个酰胺基或两个直接连接的肽键,或能够以一个中间碳原子相连的肽键,这类化合物都有双缩脲反应。

紫色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而与蛋白质分子量及氨基酸成分无关,故可用来测定蛋白质含量。干扰这一测定的物质主要有:硫酸铵、Tris缓冲液和某些氨基酸等。

此法的优点是较快速,不同的蛋白质产生颜色的深浅相近,以及干扰物质少。主要的缺点是灵敏度差,不适合微量蛋白的测定。

试剂与器材

1. 试剂:

1.

1. 试剂:

(1)标准蛋白质溶液:用标准的结晶牛血清清蛋白(BSA)或标准酪蛋白,配制成10mg/ml的标准蛋白溶液,可用BSA浓度1mg/ml的A280为0.66来校正其纯度。如有需要,标准蛋白质还可预先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氮含量,计算出其纯度,再根据其纯度,称量配制成标准蛋白质溶液。牛血清清蛋白用H2O 或0.9%NaCl配制,酪蛋白用0.05N NaOH配制。

(2)双缩脲试剂:称以1.50克硫酸铜(CuSO4·5H2O)和6.0克酒石酸钾钠(KNaC4H4O6·4H2O),用500毫升水溶解,在搅拌下加入300毫升10% NaOH溶液,用水稀释到1升,贮存于塑料瓶中(或内壁涂以石蜡的瓶中)。此试剂可长期保存。若贮存瓶中有黑色沉淀出现,则需要重新配制。

2. 器材:

1.

2. 器材: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大试管15支、旋涡混合器等。

操作方法

1.

标准曲线的测定:取12支试管分两组,分别加入0,0.2,0.4,0.6,0.8,1.0毫升的标准蛋白质溶液,用水补足到1毫升,然后加入4毫升双缩脲试剂。充分摇匀后,在室温(20~25℃)下放置30分钟,于540nm处进行比色测定。用未加蛋白质溶液的第一支试管作为空白对照液。取两组测定的平均值,以蛋白质的含量为横坐标,光吸收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样品的测定:取2~3个试管,用上述同样的方法,测定未知样品的蛋白质浓度。注意样品浓度不要超过10mg/ml。

2. 蛋白质的最大吸光度

荧光物质的量子效率定义为出射荧光光子数和入射光光子数的比. 这个量用来测量蛋白质的吸光度,由于不同的蛋白质有不同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它们的荧光量子效率,也就是单位入射荧光的吸收值是不同的,这个数值可以用来检验蛋白质.

3. 吸光度测蛋白质含量的仪器

1、直接将带条带的凝胶放在凝胶呈像系统中进行定量分析。

2、将所需要的条带剪切下来,用X体积蒸馏水溶解,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80纳米条件下,测定吸光度值。根据仪器目前标准曲线计算蛋白质浓度,与蒸馏水体积相乘,得到蛋白质质量。

3、如果样品中含有荧光成分,可以进行荧光分析。

觉得有用点个赞吧

4. 吸光度测蛋白质含量准吗

OD260/280比值指260nm和280nm下吸光光度比值。OD是optical density(光密度)的缩写,表示被检测物吸收掉的光密度, OD=lg(1/trans),其中trans为检测物的透光值。

一般来说OD260代表核酸的吸光度,OD280代表蛋白质的吸光度。 A260/A280与OD260/OD280的意思是一样的。A代表吸光值,而OD是光密度值,一个意思。

5. 吸光度测蛋白质含量中清洗玻璃器皿应注意哪些

含有芳香侧链的氨基酸(酪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具有强烈的紫外吸收能力。因此,蛋白与肽的浓度和其芳香族氨基酸含量与紫外吸光度是成比例的。一旦确定了给定蛋白的吸光度(氨基酸已确定),其蛋白浓度可以通过吸光度来确定。

  紫外吸收法用于蛋白浓度检测时,最低浓度可达0.1mg/mL,但是对于成分复杂的蛋白溶液(比如细胞裂解物),用紫外吸收就很难估计它们的浓度,因为溶液中组成复杂,具有吸光系数不同的蛋白,除此之外溶液中的核酸也会影响结果。然而,对于绝大多数实验室条件下,用于科研的水溶性蛋白,测量其在280nm吸光度即可最大限度减少其他化合物的干扰。

  蛋白和肽在280nm吸光度主要受色氨酸、酪氨酸和半胱氨酸的影响,上文提到的苯丙氨酸只在较低波长(240-265nm)下吸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